陳維城是從國內來到英國赴任的新人,他不認識陳慕武很正常。
但使館內的其他工作人員,對陳慕武這個人是再熟悉不過。
他剛一踏入公使館的大門,就有不少人來和他打招呼。
之前在戴維-法拉第實驗室裡做實驗時,朱兆莘長期派司機開著使館的汽車,接送他往返於公使館和皇家研究所之間。
那個汽車司機同樣也見到了陳慕武,他站在角落裡,小聲打著招呼:“陳博士,陳博士!”
看那意思,對方似乎和自己有話要說。
陳慕武朝司機走了過去,然後就聽到了一些讓他哭笑不得的話。
司機問他需不需要司機,公使館幾個月都發不出工資來,日子過不下去了。
他只能含糊地應付著說以後再考慮,畢竟現在他連一輛像樣的車都沒有。
在辦公室裡,陳慕武終於和他的本家陳維城見了面。
相互寒暄之後,這位新任的臨時代辦,居然做出了和剛剛那位司機同樣的舉動,那就是哭窮。
不光是發不出工作人員的工資,近幾個月,公使館的伙食費都削減了不少。
負責採購的會計更是已經通知了他,如果國內的外交部再不把錢給打過來,按照現在的開支計算,再過十年半個月,公使館可能要每天只吃一頓飯,才能勉強維持到年底,最終關門大吉。
造成公使館揭不開鍋的根本原因,還是國內北洋政府種種亂七八糟的事情所導致。
曹錕倒臺了一年多,段祺瑞同樣也倒臺了。
張大帥從奉天坐著火車,風光無限地進了邶京。
與此同時,南方的國民政府,也在先總理去世之後,重新開起了北伐的戰鬥。
這種情況下,遠離故土漂泊海外的各個駐外公使館,就成了姥姥不疼舅舅不愛的棄子。
陳維城這一番訴苦,陳慕武卻完全沒有借錢給公使館的打算。
隨著北伐的勝利,北洋政府馬上就要倒臺。
等新的遖京政府接管了駐英公使館,他那位精明而摳門的江老鄉,連他那兩枚勳章每年的年金都不肯發,更是一定不會承認這筆糊塗賬的。
這錢只要借出去,就註定要打水漂,陳慕武還沒傻到那種程度。
不在這裡像之前那樣胡吃海喝,已經是他最後的溫柔了。
如果公使館的廚子跑出來向自己求職,那說不定,陳慕武還真能把人給帶回到劍橋。
在約克公爵家有所收穫,在公使館差點倒貼,他的這次倫敦之旅,應該還能稱得上是不虛此行。
剛回到劍橋大學,考克羅夫特就又興沖沖地找上了門。
他告訴陳慕武,前不久訂購的那條新的電荷傳送帶,不日即將送貨上門。
雖然這已經是他第二次喊狼來了,但現在萬事俱備只欠東風,只要把傳送帶裝好,起電機能完美執行,粒子加速器就算是研製成功。
陳慕武和老師說過這件事之後,就連盧瑟福都很激動。
到了去劍橋火車站接貨的那一天,他甚至親自和陳慕武一起押車,像古代迎回聖旨那樣,把這條來之不易的傳送帶,從火車站迎回到了劍橋郡外的那間小屋。
成敗在此一舉,盧瑟福甚至連劃了三次,才最終劃燃了手中的火柴。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