馮·諾依曼對貴族這件事避而不談。
“我在車上和保羅聊過他最新的那篇論文,然後才得知,原來他能寫出來,也是從陳博士您這裡獲得的靈感。
“保羅又和我聊起來,最近打算和您共同編寫一本量子力學講義。剛好,我打算在劍橋大學待上幾個月的時間,盧瑟福主任說如果我找不到什麼事情的話,就要給我安排進實驗小組。
“讓我這個從來沒怎麼做過實驗的人進實驗室,還不如殺了我,所以我就想著,能不能參與進來,和你們一起編寫講義。
“比起實驗來,我在這方面上還更拿手些。”
說著話,他抬起手,用手指指向了自己的腦子,完全不提,他之前和福勒說,想進卡文迪許實驗室裡做實驗這件事。
有上趕著送上門來的壯勞力,陳慕武當然舉雙手歡迎。
狄拉克加馮·諾依曼寫的教科書,那絕對是經典中的經典。
只是這本書寫成之後,有多少人能讀得懂?那就不關同為作者之一的陳慕武的事了。
我死後,誰管他洪水滔天?
“那當然好了,最近有好多事情都一股腦兒找上了我,有些忙不過來,約翰你能加入進來,算是幫了保羅還有我一個大忙。
“哦對了,保羅,那能不能再帶上羅伯特?我最近一直都在忙手裡面其他的專案,似乎有點兒冷落了他。之前我在卡文迪許實驗室和卡皮察俱樂部講量子力學,就是他幫我整理的演講稿。他人不錯,也很聰明,只是內心有些多愁善感,讓他參與進來一起寫書的話,剛好能給他找些事情做。”
一次習慣性地打掃辦公室,就讓心細如髮的陳慕武再次注意到已經進入了冷宮的他。
這個典型事例,如果能寫入《一百條猶太人智慧法則》,絕對能靠著版稅大賺上一筆。
陳慕武提出來的要求,作為客人的馮·諾依曼插不上嘴,作為朋友的狄拉克沒有意見。
商定好寫書的事宜之後,狄拉克回聖約翰學院去取他的個人用品,未來幾個月,他打算常駐在這間辦公室。
而陳慕武陪著馮·諾依曼,打算隨便找家為學生服務的小飯館裡吃點兒東西。
身邊沒了其他人之後,他終於能和這位目標人物說幾句體己話。
之前在哥廷根藏在心中對陳慕武的種種不滿,在見到他本人後,慢慢開始煙消雲散,到現在早就無影無蹤。
身為天才的馮·諾依曼,瞭解到了他和同為“天才”的陳慕武有哪些不同。
陳博士的天才之處,在於他的大腦之中裝著無數個新奇的點子,而這些點子總能恰到好處地被他本人或者是別人證明是正確的。
自己的天才之處則正相反,自己的計算能力,理解領悟能力絕對能算是一流的,屬於是一點就透那個型別。
唯一缺的,就是那一點。
這不是剛好和陳博士互補了嗎?
馮·諾依曼覺得自己在劍橋大學多留上幾個月也不是不可以,爭取能多從陳慕武身上薅些羊毛。
這兩個人各懷心思,一個把對方當成超級人體計算器,一個把對方當成無敵靈感發生器,因此相處的十分客氣。
走在去飯館的路上,馮·諾依曼還在拍著陳慕武的馬屁。
量子力學方面,他姑且還算是一個初學者,只能在自己的老本行數學上找補。
聊著聊著,兩個人就聊到了不完備性定理,說這個定理的橫空出世,徹底擊碎了希爾伯特公理體系的完備性和自洽性。
好麼,杆還沒拋呢,魚就先開始咬鉤了。
那陳慕武索性把誘餌丟了下去,他轉頭面向馮·諾依曼,依舊用閒聊似的語氣說道:“約翰,你覺得希爾伯特教授提出來的那個公理體系當中的可決定性,是成立的,還是不成立的呢?”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