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這樣,實驗室第一任主任才能輪到當時還不是太出名的麥克斯韋,他在研讀手稿時,發現了亨利·卡文迪許的偉大。
為了紀念這位被埋沒的物理學家,以及他那個慷慨的出資人親戚,所以在麥克斯韋的建議下,實驗室的冠名才從德文郡被改成了卡文迪許。
麥克斯韋英年早逝之後,劍橋大學找上了三一學院的校友瑞利三世,希望他能來繼任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第二任主任。
但在當時,瑞利三世還有另外一個更好的選擇,那就是出任皇家研究所的自然哲學教授。
卡文迪許實驗室這種初創的草臺班子,吸引力肯定不如冠以皇家名號的皇家研究所。
可是母校來人請他幫忙,瑞利三世又很難拒絕這個要求。
所以他臨危受命,和劍橋大學之間訂立了一個五年之約,那就是他這個救火隊員會在卡文迪許實驗室裡當上五年的主任,幫助實驗室走上正軌。
等時間一到他就卸任這個職位,到倫敦去追求一個更好的發展。
五年之後,瑞利三世如約離開劍橋去了倫敦,卡文迪許實驗室再次面臨主任人選這個問題。
不過在瑞利三世臨走前,他向劍橋大學評審委員會推薦了自己的學生,時年二十八歲的老湯姆孫,接任自己成為卡文迪許實驗室的第三任主任。
而年輕的老湯姆孫也懵懵懂懂地遵循了老師的建議,寫了一封申請信。
當時和他一起競爭的,有瑞利三世在實驗室裡的兩個副手,奧斯本·雷諾茲和理查德·格萊茲布魯克。
老湯姆孫最終能入主卡文迪許實驗室,出乎了所有人的意料。
只有他自己知道,這件事其實是他的那位和自己同姓的師爺,德高望重的開爾文勳爵在背後的推動。
他和自己的學生瑞利三世說,要給年青人一些機會,他手下的那個年輕的小夥子約瑟夫看上去就很不錯。
瑞利三世又向劍橋大學的評審委員會轉述了開爾文的話,年輕的老湯姆孫才能成為實驗室的第三任主任。
他以兩位前輩麥克斯韋和瑞利三世作為自己的榜樣,在他的帶領下,卡文迪許實驗室也跟著蒸蒸日上。
沒有開爾文的慧眼識珠,老湯姆孫就只是三一學院的一個講師,在劍橋大學裡靠著混時間混出學術地位之後,很可能會回到家鄉曼徹斯特,在維多利亞大學裡謀一個教授的教職。
而沒有卡文迪許實驗室如果沒有老湯姆孫的話,是絕對不會到達現如今的這個地位的。
今天在的這間屋子裡,聽到了他偶然間提起了自己的師爺開爾文勳爵,讓老湯姆孫的神思就是一恍惚。
正像陳慕武話裡說的那樣,物理學的發展離不開一輩又一輩物理學家們的傳承。
如果沒有自己的師爺卡爾文勳爵當初向師父瑞利三世推薦,自己就不會擔任卡文迪許實驗室的主任,並從此平步青雲,成為皇家學會會士,發現電子,獲得諾貝爾物理學獎,當選皇家學會的會長,成為母校三一學院的院長。
而如果沒有當初盧瑟福向自己推薦陳慕武,那他也不會從遙遠的中囯來到這裡,更不會在物理學和物理學之外,取得現在這麼多的成就。
老湯姆孫看向正對著一個機器模型侃侃而談的陳慕武,眼睛裡滿是自己年輕時,在這間實驗室裡跟著老師瑞利三世一起做實驗的影子。
這個機器模型,難道也受到了開爾文勳爵的啟發嗎?
“湯姆孫爵士,好久不見。”
講完話的陳慕武從辦公桌後面的椅子上站了起來,幾個學生也一邊起立一邊回頭,和老湯姆孫之間有一層關係的奧本海默還向他老人家點頭致意。
“陳,你說這東西,是受到滴水起電機的啟發,所以這也是一種靜電機器咯?”
老湯姆孫完全沒跟他客氣,而是開門見山,直接向陳慕武問起眼前的這個模型。
“爵士,沒錯,這正是一種起電機器,而且它現在已經帶上了電,您請看現在這張飄揚起來的紙條……”
接下去就是一番十分細緻的原理講解,老湯姆孫聽得也十分認真。
“我明白了,開爾文勳爵的那個滴水起電機,是靠著水滴從上到下把電荷運送到水桶裡。而你的這個新型起電機則是把這個過程反了過來,也同時把電荷的載體從水滴換成了絲綢帶,讓它從下往上運送電荷。你的這個大腦還真是聰明,總能想到這麼新奇並且有用的點子來!
“這臺機器,也是歐內斯特讓你設計的嗎?”
“是的爵士,老師讓我設計一個粒子加速器,我就打算用這種辦法,獲得一個靜電高壓來加速帶電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