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文迪許實驗室現在每年的經費是不到兩萬英鎊,即使從明年1月1號開始,一便士不花,把錢全部攢下去,攢到十年後的1936年,也攢不出這二十五萬英鎊來。
既然不能去造迴旋加速器,那麼也就只能從剩下的兩種直流高壓加速器中做選擇。
所謂高壓加速器,就是要先產生高壓,有了高壓就有了電勢差U,讓帶電粒子e從這個巨大的電勢差中經過,ΔE=eU,就能使其帶上鉅額能量。
製作這種粒子加速器的關鍵,是如何產生高壓。
考克羅夫特給出了一種辦法,他設計了一種利用了電容和二極體的直流電路,低電壓經過這種電路之後,就會成倍增加,到最終達到加速粒子所需要的高壓。
而美國的羅伯特·范德格拉夫卻給出了另外一種製造高壓的辦法,那就是利用靜電。
他研製出來的這種製造高壓靜電的機器,被稱作范德格拉夫起電機。
這種起電機不但能提供高壓來加速粒子,因為造價便宜,也經常出現在科普當中,用以展示靜電的威力。
隨便進到一家面向中小學生的市級科技館,裡面總會有一個摸了就能讓頭髮爆炸的金屬圓球,那個圓球也正是一種小型範德格拉夫起電機。
相較之下,范德格拉夫的靜電加速器,比考克羅夫特的直流加速器造價低,結構簡單,而且穩定性和能提供的電壓也要更好和更高一些。
陳慕武打算製造模型來遊說盧瑟福在劍橋大學制造的粒子加速器,正是這一種。
只是,他讓考克羅夫特來幫助自己一起研製范德格拉夫式的粒子加速器,這是不是也能算一種NTR?
說起來,除了考克羅夫特,陳慕武的那位中囯同胞趙忠堯,也和范德格拉夫靜電加速器頗有淵源。
他在1955年,建造出了第一臺七十萬電子伏特的靜電加速器。
而這臺加速器中的大部分元件,都是趙忠堯在1946年參觀完比基尼島原子彈試驗之後,去美國向高壓工程公司(HVEC)購買來的。
這家公司是范德格拉夫和別人一起聯合成立的,專門生產靜電加速器。
但是賣給趙忠堯加速器元件的卻不是范德格拉夫,而是他的一位合夥人,約翰·喬治·屈T潤r普p。
當時一臺完整的靜電加速器,HVEC給出的報價最少也要四十萬美金。
而趙忠堯最多能拿到的購買經費,也只不過有五萬美金而已。
如此懸殊的金錢差距,他本來是應該買不到加速器的。
但是在相處中和趙忠堯越來越投緣的老屈,卻想到了一個好辦法。
他把一臺即將退休,要被送到廢品廠銷燬的加速器,以廢品價格賣給了趙忠堯。
老屈家雖然遠在大洋彼岸的美國,卻在兩代人裡,出了兩位愛國志士(不是),這真是一曲忠誠的讚歌!
趙忠堯和靜電加速器之間有這麼一層聯絡,這次陳慕武研製粒子加速器都帶上了考克羅夫特,那怎麼也不能少了他。
確定好幫手的人選之後,陳慕武終於開始製作這種靜電加速器的模型。
這個模型製作起來很是簡單,他讓奧本海默給自己準備的原材料,只有一個金屬錫罐、一個小馬達和一條絕緣性很好的絲帶。
奧本海默自己掏了買這些東西的錢,他根本不好去找陳慕武報銷。
因為這三種東西加在一起,也沒花掉他五個先令。
老師要這些便宜東西做什麼?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