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是等他們意識到了火車的便利性之後,就不得不走出城,一直走到設在城外一英里的劍橋車站,才能乘坐火車通往全國各地。
劍橋大學的學者,揚卅的漕運富商,還有怕火車破壞皇家風水的清政府,可謂是鐵路時代的三個大聰明。
前人造的孽,卻讓後來的陳慕武來吃下了這個苦果。
下了火車之後,他沒有像其他人一樣,排隊等著城裡為數不多的幾輛公共汽車,而是叫了一輛出租馬車,直接抵達了康河邊的三一學院。
三一學院的院監早就知道了有一位中囯學生要來入學,因此沒對陳慕武怎麼刁難,他只是好奇地問了問,陳慕武之前是不是在美國留過學,否則為什麼他的英語帶著濃郁的美國口音。
為什麼?當然是因為老英不行了唄!
當初陳慕武玩個遊戲選英文版,English後面跟著的國旗都是星條旗。
在向他解釋了護照上的Ch'ên和論文上的Chen是同一個的姓之後,陳慕武總算是辦好了就讀三一學院的手續。
雖然名字叫學院,但這個學院並不是和後世大學裡的物理學院、新聞學院中的學院一個意思。
劍橋的學院應該叫做書院更為合適,學生們在其中住宿,吃飯,討論問題。
學院本身也會開一定的專業課,但更多時候,學生們還是要和劍橋大學其他學院的學生一起,參加由學校統一開設的課程。
然而,陳慕武卻沒能在學院裡分到一間屬於他自己的房間,這是因為其實他來的並不是時候。
陳慕僑從寰球中囯學生會拿來的資料上寫著,英國的大學每年有三個學期,分別在一月到三月、四月到六月和十月到十二月。
陳慕武以為,在哪個學期開始前他來入學都可以,所以才在四月份就到了劍橋。
但英國人其實是是把每年十月預設當做新學年的開學季,老學生們還沒有畢業,自然也就沒有空出來的房間能提供給他使用。
陳慕武自然也應該是十月份入學的1923級研究生,但因為他出發前給愛丁頓發了電報,所以三一學院方面也為他提前聯絡好了住處。
就在離學院步行十分鐘左右的一條小巷中的一座維多利亞式住宅,房東太太珍妮·布朗也像《福爾摩斯探案集》中的赫德森太太那樣,把二樓的三個房間出租給學生來換取錢財。
房費是每個星期兩英鎊零五先令,布朗太太會幫忙洗衣服,但不提供伙食。
布朗太太也不需要提供伙食,因為三一學院每天都會向學生們供應一日三餐。
布朗太太還有一項任務,就是每天都要記錄借宿在她這裡的學生,返回住處的時間。
如果學生沒能在晚上十點鐘之前返回,她就必須記錄下來,定期彙報給三一學院。
房間並不寬敞,還帶著老房間特有的一股黴味。
頭頂正中是一盞燃氣燈,開啟之後仍然昏昏暗暗的,不過和整個房間倒也相配。
陳慕武剛把自己隨身攜帶的那個手提包放到桌面上,就聽見門外響起來一陣爽朗的笑聲:“中囯天才,你可終於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