絮絮叨叨說了很多。
但所言,都是悲觀局面的應對辦法。
朱標雖然很牴觸、反感塗節的悲觀言論,卻還是耐著性子聽完。
緩緩起身,承諾:“孤知道,你所言,的確發自肺腑,你放心吧,你的家人,會被流放遼東。”
話罷,轉身往外走。
“罪臣謝太子爺!謝太子爺!”塗節忙跪著,連連感謝。
朱標站在牢房外,“你的肺腑之言太悲觀,為什麼,孤就容不下老四!孤堅信,孤可以!”
他不是心胸狹隘之人!
他和老四,只是理念上的衝突。
兄弟間,吵一吵鬧一鬧,過後,還是手足兄弟!
塗節起身,爬在監牢柵欄,看著朱標背影,笑著搖頭,小聲嘀咕,“知易行難。”
他相信朱標此刻的決心。
但這世界,有太多事,說容易,實踐很難。
何況,還有那麼多,見不得他們兄弟齊心協力的人,圍繞在周圍。
可惜,這對皇室兄弟未來如何。
他想看,卻沒時間了。
……
朱標去詔獄,以及談話內容。
很快就被送到朱元璋案頭。
朱元璋看著詳細的對談內容。
哼!
微哼一聲,“若是早有這種心態、這種覺悟,何至於落得如此地步,至少都是咱麾下一個棟樑。”
有些人吶。
其實本能成為十分優秀,名留青史的人。
可惜,活著時,被名利慾望矇蔽雙眼,活的稀裡糊塗。
反倒是身陷囹圄,人之將死時,突然通透了。
思索著。
拿起硃筆,在密奏上寫下‘遼東’二字。
就衝塗節,反覆提醒標兒,若是容不下老四,就不要使用,也不要迫害。
他就願意給塗家人,一個好出路。
塗家人有學識,有青壯勞力。
只要肯努力,去了遼東,耕讀傳家。
過個幾十年,塗節之事徹底被遺忘,還能起來。
合上密奏,朱元璋將密奏遞給蔣瓛,吩咐:“去,把塗節寫的這份密奏,送給塗節,告訴他,他這番肺腑之言,值的咱給他塗家一條好出路,咱准許他給家人寫一封信。”
以塗節此時的通透,肯定會在信中告誡塗家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