貪墨賑災的糧米,這在任何朝代都有可能出現,而亂世之中的機率又更高。
鄭平洞悉人心,知道會貪墨賑災糧米的豪強惡吏是避免不了的。
有利益,就會有人鋌而走險。
至於這些饑民的生死,對他們而言又有什麼區別呢?
連侍御史侯汶都會陽奉陰違的將賑災糧米中飽私囊,鄭平又豈會盡信這安德縣的官吏會一心為民。
倘若惡吏有貪婪之心、豪強有聚糧之意,鄭平不介意讓這些想趁機發國難財的豪強惡吏,知道什麼是買賣同罪,什麼是法度無情。
眼下黃巾盛行,但大部分的黃巾都是受了冤屈的百姓黎庶,心中自有一股難以宣洩的怨氣。
拿這群違禁的豪強惡吏的性命來安撫,那等於是送上門來的洩憤工具人。
至於是否會引起反噬?
這世間哪有盡善盡美的決策啊。
倘若對於違法亂紀的豪強惡吏都不敢施以強威,那鄭平這天下大志就別立了。
心若不狠,又如何能定天下?
得了鄧旭的提醒,管贊不敢有半點兒的怠慢。
“鄧都尉,那是安德城外的隱士榮老先生,頗有些名望。”管贊亦是投桃報李。
平原郡有名望計程車人不少。
有如華歆這樣名響公卿的名仕,也有如劉氏、管氏、高氏、稀氏,乙氏、言氏、榮氏、西門氏、邴氏這些本地豪族或寒門中出現的名震鄉野計程車人。
而管贊口中的榮老先生,正是榮氏的一名士人,因為對官吏的腐敗而感到失望,故而選擇了歸隱山林,不求仕途通達,只求無愧於心,整日裡醉心於山水之間。
這是這個時代很多清流士人的選擇。
鄧旭恍然大悟。
眼前的這位榮老先生,定然是聽聞過劉備的名聲,又看穿了鄧旭的目的,所以才選擇了助鄧旭聚集黃巾的民心。
“管縣令,府君正是用人之際,若能有更多如榮老先生一般的隱士支援府君,想必這安撫黃巾的事就會變得更輕鬆了。”
上司的執政理念,往往會影響下屬的行政態度。
劉備一心救民,鄧旭在行事上也會受到劉備的仁心影響。
既然有如榮老先生這樣的隱士存在,可以安撫這些黃巾,那又為何不能再多一點呢?
管贊有些躊躇:“但這些隱士,都是不願意出仕才歸隱山林的,如何能讓他們支援府君?”
“無妨,待郡丞來了,自然會有辦法。”提到鄭平,鄧旭的眼神中多了幾分篤信之色。
管贊吃了一驚:“郡丞要來安德縣?”
鄧旭點頭:“這次征討安德縣的黃巾,本就是由郡丞統兵。”
見管贊一臉的驚訝,鄧旭又笑道:“別用這樣的表情,郡丞可不只是會理政治民,這次我能一戰擊破安德城外的黃巾主力,皆賴郡丞布計。”
管贊心中的震撼更甚了!
到了黃昏。
鄭平率八百郡兵抵達了安德城。
見到這齊整肅殺的郡兵,城外的黃巾老弱,又是一陣心驚。
“郡丞!”
鄧旭、管贊等人,紛紛上前見禮。
鄭平掃了一眼眾人,那看似和煦的眼神下卻有一種不怒自威的氣勢在。
“安德縣尉為何不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