華緝對鄭平的擁護,讓胡昭心下一凜,對鄭平的畏懼之心更深了。
堂堂一個高唐縣的名門貴公子,對鄭平的態度卻如侍兄長一般。
待得胡昭離開,華緝猶自激動不已,讓老僕去請鄭平赴宴。
但老僕卻是搖了搖頭:“鄭縣丞受高唐令青睞,必定會被盛情款待,今日是請不到的。”
華緝怔住,面有遺憾之色:“幸得忠叔提醒,我倒是忘卻了。”
“但禮不可廢,遣人去縣衙候著,將我的請帖奉上。”
“緝公子。”老僕言語忠厚,但眼神精明:“歆公子去洛陽前多有囑咐,讓緝公子在家讀書養望,切勿摻合官場之事。”
華緝不在意的揮了揮手:“忠叔,我已加冠,不是不知分寸的少年郎了。”
“顯謀兄素來眼高,對朝中的公卿亦是多有鄙夷,如今卻甘願當一個小小的高唐縣縣丞,效力於名聲淺薄的劉備。”
“我料顯謀兄必有大事謀劃,三年前不能隨顯謀兄仗劍出遊,我已頗有遺憾。”
“如今再遇顯謀兄,豈能再受兄長束縛,只在這宅中讀書養望?”
“大丈夫之志,應如長江東奔大海,而非明哲保身,徒廢光陰。”
華緝眼中有光。
二十歲的青年,一腔熱血心中舞,敢學去病大丈夫!
老僕見狀,不再多言,但雙眸之中卻多了三分欣慰之意。
……
胡昭辦事效率很高,不過半日的時間。
高唐縣境內四個鄉有權勢的豪強富商,全都通知到位。
十里一亭,十亭一鄉,一里大概五十戶到一百戶不等。
但因為天災人禍頻繁,各鄉的戶口也銳減不少。
四個鄉加起來,明面也才萬餘戶。
但這萬餘戶,通知到位的豪強富商卻多達五十人!
縣衙,客舍庭院。
天無纖雲,月白如晝。
鄭平獨坐石桌前,藉著月光逐一翻閱胡昭準備的戶籍、人口、錢糧、房屋、田地、訴訟、賊事等文書統計。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
治理一縣,得了解一縣。
想對高唐縣的豪強富商施以恩威,就得儘可能多的瞭解高唐縣的具體情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