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有康成公和孔北海相助,但我劉備若沒有功績,也難以令人信服。”
劉備的眼神逐漸明朗,隱隱多了一絲深邃。
如果說,在這之前的劉備比較理想化,更像是一個渴求建功立業的小年輕。
平定一方的壯志,跟大部分有識青年一般無二。
遇到不公正待遇,會鞭督郵,揍縣長,任性辭官。
即便是當這個高唐令,劉備都有遇事不順辭官的退路想法。
但此時的劉備,則多了三分成熟和穩重。
縣尉、縣令和刺史,三者承載在肩上的重壓是不能相提並論的。
劉備這細微的變化,鄭平看在眼裡,瞭然於胸,不由又多了三分欽佩。
三十歲的劉備,跟在荊州時期的劉備,不論是閱歷和感悟都是有差距的。
青年劉備,多有血勇之氣,處事更趨向本心。
中年劉備,歷經宦海沉浮,行事更圓滑務實。
而現在的劉備,在一腔血勇中多了三分成熟穩重,又不似歷經宦海沉浮後的圓滑。
更顯英雄之氣!
猶還記得。
大丈夫行於亂世,當光明磊落,即使處於逆境,也當屈身守分,以待天時。
自古皆有死,人無信不立。備借得到人馬,借不到人馬,都必將親至。
其德昭昭,其志烈烈。
鄭平亦是起身踱步,羽扇輕扇肩頭,儒雅之風盈盈其身。
“縣尊勿急,揚名亦需要時間!”
“待明日跟高唐縣的豪強富商商討秋收事宜,再進行下一步的部署。”
“這十二策論,縣尊還有意呈遞給焦和嗎?”
劉備沉吟片刻,搖了搖頭:“我剛才的想法,太過於武斷了。”
“焦和不能採納,策論又洩露,必然影響先生今後的部署。”
“但陳相處,還是得呈遞的。”
“陳相是君子,一心想要平定平原郡的憂患,必然會認可的。”
“待此間事了,先生與我同去平原縣見陳相吧。”
鄭平暗暗點頭。
劉備能有這樣的決定,就證明劉備已經在放眼整個青州了。
“縣尊,縣兵日常可有出練?”鄭平又問。
自入城開始,鄭平就未見到關羽,心中已有猜測。
劉備點頭:“高唐縣的縣兵基本都是三日一練,今日正是出練的時間。”
“先生若有興趣,不如一起去軍營,正好引薦雲長給先生認識。”
今日談論的要事太多,尤其是青州刺史一事,劉備得講給關羽聽聽。
還未等鄭平回答,張飛直接離席起身,呼道:“同去!同去!上次中了黃巾伏兵,二哥心中一直憋著氣。”
“正好也讓先生瞧瞧,二哥練兵的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