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樂帝怒氣顯然不少。
雖然如此,也並沒有因此就徹底的放過朱高煦。
他削去朱高煦的兩護衛,並將他的一些親信誅殺。
永樂十五年三月,永樂帝將朱高煦徙封樂安州,並命他即日起程。
因為才被敲打過,所以朱高煦這次不敢再反抗拖延,只得就藩。
但是他到了封地後,並不老實,心中怨念加劇,更加著急地策劃謀反。
皇太子朱高熾,得到一些風聲,曾經多次致書勸誡,讓朱高煦老實,不要胡亂行事。
但漢王哪裡會聽?
依然在為這方面做努力。
永樂帝去世,對於漢王來說,是一個天賜的好機會
但這個機會,他並沒有抓住。
這一方面是因為,永樂帝早在幾年前,就已經開始逐步的削弱朱高煦的權柄,並剷除,瓦解他的心腹之人。
另外一方面,太子朱高熾確實很有一手,朝中親信特別多。
到了這個時候,朝中大臣基本上都是皇太子的。
畢竟他這麼多年皇太子,可不是白當的,國也不是白監的。
再加上永樂帝留下的遺詔,確認他的天子位置。
三者相加起到的結果就是,一直到太子朱高熾,都已經成功繼承皇位,並對外公開永樂帝去世的訊息之後,漢王朱高煦才知道他爹已經沒了。
在得到這些訊息的時候,朱高煦的心情有多複雜,可想而知。
對於其餘人來說,在這種木已成舟的情況下,就算是心中有再多的不甘,那也只能是認命了。
絕對不會再採取什麼行動。
但漢王朱高煦,顯然不是這樣的人。
密謀了這樣長時間,又怎麼會輕易放棄?
這已經稱為他的執念了!
在得知訊息的第一時間裡,就遣心腹入京,伺機叛亂。
不過在這個時候,已經成為皇帝的朱高熾的操作來了。
直接下詔讓朱高煦回京城。
如此平平無奇的一招,卻一下子就將壓力,給到了朱高煦的身上。
令其陷入到了兩難的境地之中。
經過了一番反覆的權衡之後,朱高煦還是選擇了奉詔入京城。
進入京城之後,朱高熾並沒有對他趕盡殺絕,相反還增加其俸祿,賞賜寶物數以萬計。
兄弟二人相處一番之後,又命令其歸藩樂安。
當年十月,仁宗皇帝又封朱高煦的嫡子朱瞻坦為世子,其餘兒子均封為郡王……”
壽寧宮裡,隨著韓成的聲音落下,朱元璋提起的心也放了下來。
還好!
還好!!
他最為擔心的事情沒有發生,朱高熾他們,並沒有因為繼承皇位的事情,兄弟鬩牆,同室操戈。
感到慶幸的同時也有些恍然,覺得自己之前,多少還是有些小瞧了的老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