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後一件騎兵神器,自然就是馬鐙了。
這東西當然不可能只是方面上下馬這麼簡單。它最大的作用是在於,可以解放雙手。
更主要的是在騎行時支撐騎馬者的雙腳,以便最大限度地發揮騎馬的優勢,同時又能有效地保護騎馬人的安全。
沒有馬鐙之前,騎兵都是需要精挑細選,擁有很強的馬術才行。
因為騎乘戰馬作戰的時候,需要牢牢控制戰馬,防止掉下來。
而有了馬鐙的話,可以使戰馬更容易駕馭,使人與馬連線為一體,使騎在馬背上的人解放了雙手。
騎兵們可以在飛馳的戰馬上且騎且射,也可以在馬背上左右大幅度擺動,完成左劈右砍的軍事動作。
馬鐙同時也降低了騎兵的選拔標準,為大規模暴騎兵掃除了障礙。
這種差距,就等於一次質的飛躍。
蒙恬騎著馬飛馳,王霄從武器架上取下一杆長戈扔過去。
接住長戈的蒙恬,左揮右舞玩耍的非常熟練。
王霄接著又扔了強弓與箭袋過去。
蒙恬在馬背上接連射箭,十箭七中,展現出了很高的技戰術水平。
策馬回來的蒙恬翻身下馬,第一件事情就是把工匠與僕人們都召集起來。
“從現在開始,你們都被徵召入伍。進軍營之後,絕不允許將這三件神器的訊息洩露出去。違令者斬!”
作為一名統兵大將,蒙恬很清楚這三件神器的作用。
一旦技術流傳到了草原上,後果簡直不堪想象。
草原上的牧民們從小就生活在馬背上,一旦得到了這些技術提升。數以十萬計的騎兵來往縱橫,那就太可怕了。
“必要的防備是應該的,不過也不至於如此緊張。”
王霄提出自己的看法“草原部落就算是拿到了技術,可他們沒有鐵啊。”
草原上就連木頭都不多,更別提開挖鐵礦了。
或者說是,他們根本就沒有點亮冶煉的科技樹。
後來匈奴人的強大,完全是在於他們撿了大秦的洋落。
祖龍掛了之後,大秦一片混亂。長城軍團被不斷抽調南下去對付義軍,最後甚至全體出動在鉅鹿與項羽決戰。
結果就是,他們去了之後就沒能再回來。
然後匈奴人渡過大河佔據了河套,輕鬆獲得了大秦留在當地的遺民與各種工匠。當然還有大量的工坊,其中就包括了鐵匠鋪。
匈奴人能夠崛起,很大程度上就是因為他們得到了大秦的遺產。
至於現在,無論是東胡還是月氏,他們只有少量繳獲與走私得到的鐵器。想要大規模普及騎兵三神器,差得遠呢。
“兄弟,你要記住。”蒙恬神色認真的看著王霄“任何時候都不可小瞧自己的對手。哪怕他們只是一群軟弱的兔子。”
“明白。兔子急眼的時候還會咬人。”
雖然自己也是統兵多年的名將,可面對蒙恬的叮囑與忠告,王霄還是毫不猶豫的表示感謝。
這是一個愛護弟弟的老好人。
大秦的強大並非是在於其國力強大,盛唐才是真正的國力強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