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朕已命人將你弄出來的那個蔬菜大棚推廣各地。雖然磚石布帛搭建的花費不菲,可能在冬日裡增加農產,的確是一樁大功勞。”
華夏古代什麼都缺,尤其是糧食這種東西永遠都不夠吃。
古人一點都不傻,他們也知道副食品可以輔助主食。副食品吃多了可以減少對主食的需求。
無論是肉食還是蔬菜瓜果都一樣,從來都沒有誰會覺得太多了的。
他弄出來的蔬菜大棚增加了冬季的副食品產量,磷礦石肥料增加了所有糧食的產量。
在農業時代裡,增加糧食產量的功勞是誰都無法磨滅的。
如果僅僅只是開藥教授道法,趙煦也不可能如此支援王霄。
想要得到皇帝這種存在的信任與支援,哪裡會是之中說的那麼簡單。
“官家過譽了。”王霄裝出來一副感動的樣子“這都是微臣應該做的。”
“章惇上奏說,要恢復免役,保甲,青苗諸法。你覺得如何?”
“微臣是開封府推官,只管開封府刑獄。廢立法度之事,微臣不懂。”
趙煦不滿的瞪著他“你還是右文殿修撰呢。”
王霄攤開雙手做無奈狀“微臣今天休沐啊。”
“罷了,罷了。你不想說趕緊走。”趙煦無奈,連連揮手“回去之後把開封府的事情看管妥當,最近這幾年,朕都不打算命開封府尹。”
很明顯,王霄是要升官了。
開封府尹不用去想,那還早得很。不過再升一級做個判官,還是沒問題的。
尤其是在皇帝不設府尹的情況下,判官幾乎就等於權知開封府事。
離開皇宮,王霄並沒有直接回家。而是去了白事鋪子買了一些弔唁用的物品。
沒有乘坐馬車,他緩步慢行,拎著弔唁用的東西沿著汴河前行。
走到一家無人的院落外,王霄擺放好各種物品,點燃元寶蠟燭,認真行禮。
“夢溪先生,一路走好。”
這裡是曾經的三司使,兼任鄜延路經略安撫使沈括的故宅。
沈括因為永樂城之戰牽連被貶,隱居在潤州夢溪園內。
前幾日王霄在邸報上看到了沈括因病去世的訊息,所以才有了今天過來弔唁的事情。
大宋風華,詩詞歌賦冠絕天下。經濟繁榮,民生進步堪稱歷朝歷代之最。
這裡曾經誕生過寇準,范仲淹,王安石,蘇軾,辛棄疾,文天祥等等星辰般耀眼的名字。
可在王霄的眼中,唯有沈括才是這個時代最偉大的人。
沈存中在務虛的儒家時代裡,認真探索科學,絕對是中國整部科學史中最卓越的人物。
而他畢生心血所寫的‘夢溪筆談’,更是中國科學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這樣一位偉大的人物離開了,卻是默默無聲,走的靜悄悄的。
“你們根本就不懂。”看著遠處大街上的車水馬龍,王霄默然搖頭“他才是真正能讓整個大宋騰飛的人物。”
沈括是真正的科學家,夢溪筆談更是囊括了天文,數學,物理,化學,生物,軍事等等各個方面的應用。
若是整個大宋能夠按照他的道路走下去,大力推動科技的進步與發展。
那日後絕對不會淪落到靖康,崖山,零丁洋的下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