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何方法都是有缺陷的。如何公正合理選拔合格的大學生?目前通行的高考制度恐怕是所有帶缺陷的方法中最好的辦法了。以下各項都符合上述斷定的含義,除了:()
A.被錄取的大多數大學生的實際水平與他們的考分是基本相符的。
B.存在落榜的考生,他們有較高的實際水平。
C.存在被錄取的考生,他們並無合格的實際水平。
D.無合格的實際水平的考試被錄取,是考場舞弊所致。
E.目前,沒有比高考更能使人滿意的招生制度。
“D,D,D……”韓嘉瑩搶答道。
許秋偏過頭打量了一下學妹,心中暗想:“嗯,確實是D,或許還要加上個36?”
段雲選擇了D選項,隨後點選提交試卷,評價道:“這部分應該主要考察的是細心的程度,算是送分題。”
第二項測試是數字推理題,即探索數列排列規律,並正確填補空缺數字的一類題目。
例題是:2,1,1,8,20,58,()
三人開始演算,只過了十多秒,許秋便率先說出了答案:“172!”
“這麼快!”段雲好奇道:“你怎麼算出來的?”
許秋指了指他的草稿紙,上面寫有:“(8+20+58)*2=172。”
隨後,許秋口述道:“規律是2+1+1=4,1+1+8=10,1+8+20=29,2*4=8,10*2=20,29*2=58。”
段雲琢磨了一會兒,又檢視了一下題目答案,說道:“確實是172啊。”
許秋覺得接下來的數字推理題和邏輯推理題應該是他的強項。
像這種簡單的填數字,都是他中學時上奧數課程時玩剩下的。
果然,許秋開啟了無雙割草模式,十道題目有八道都是他率先說出了答案,另外兩道是韓嘉瑩先算出來的。
而且很多題目許秋直接心算就得到了結果,完全不需要列草稿。
這讓段雲直呼:“老了,老了,腦袋轉不快了,羨慕你們年輕人啊,年輕真好。”
第三輪是邏輯推理題,是較為簡單的圖形推理。
和探索數列排列規律類似,這裡是給出一系列圖形,找出其中的規律和邏輯關係,並判斷下一個圖形。
總體來說,和前面第二輪測試大同小異。
許秋再次開啟無雙模式,成功幫段雲完成十道題目。
最後第四輪部分材料分析題,就是給一段文字/圖表,從文字或者圖表中判斷資訊,同樣也不是很難,主要考察的還是細心程度。
28道選擇題給了四十分鐘的時候,三個人一起答題,只花費了不到半小時就非常輕鬆的拿下。
幫段雲完成四輪測試後,許秋和韓嘉瑩就直接離開了,剩下的性格測試交由段雲自己進行。
這次線上測試總體給許秋的感覺,就是題目相對比較簡單,但需要耗費較多的時間。
有點像是帶著滿級大號去新手村殺野豬,讓他有些索然無味的感覺。
不過,仔細想想,公司方面或許就是故意把首輪測試,設計成這種需要耗費較多時間,但又不算太難的型別,為了把那些隨便投簡歷投著玩的人篩選出去,確認簡歷的有效性。
這也不是沒有可能。
PS:今天的第二更會晚一些更新,沒存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