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的嗎?能發文章了?”韓嘉瑩有點不敢相信。
她文獻讀的少,還不太清楚自己目前實驗的狀況。
只知道之前許秋體系的效率,可是達到了10%,她這6%也能發文章嗎?
“可以的,目前有機光伏領域,6%算是一個門檻,”許秋道:
“你現在已經達到門檻了,要是能做到7%、8%,那就更加穩了。”
“太好了,謝謝師兄。”韓嘉瑩道。
這聲謝謝是她發自內心的。
她也不傻,很快就想明白,就算能發文章,其實主要還是許秋的功勞。
交給她做的是分子結構類似P4T的三種衍生物材料。
P4T的底子在那裡,哪怕運氣再差,也總能出一兩個材料效能還不錯的。
即使達不到P4T的10%,達到6%、8%還是不難的。
此外,從實驗想法到實驗操作,也都是許秋教給她的,只有具體的實驗是她自己做的。
“要不,師兄我們共一……”韓嘉瑩試探道。
見許秋不說話,她又說道:
“或者我拿二作也可以。”
許秋有些無奈,韓嘉瑩這樣,之前陳婉清也是這樣,一個個的怎麼都和他這麼客氣。
不就是一篇二區文章嘛,還讓來讓去的。
文章他也不是隨便給的,學姐那裡是報答她的指導之恩,學妹這裡是長線投資。
“這工作你就拿來練手吧,一作給你,就當我送給你的見面禮好了。”許秋道:
“現在我又不缺二區的文章,等下還有兩篇要發呢。”
“真的咩,”韓嘉瑩開心道:“那我改天再請師兄吃頓飯?”
“好,就這麼說定了。”許秋道。
繼續測試。
P3T體系的另外一個樣品,測出了更高的效率,達到6.14%。
P2T體系,最高值只有2%,而P5T體系,最高值也提升到5%。
看樣子,P3T、P5T有機會拆分成兩篇文章發。
只是這樣會不會太水了些?
這問題,還是到時候再考慮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