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我該怎麼辦呢?”
迎著學妹求助的目光,許秋考慮片刻,說道:
“這樣吧,我看著你完整的做一批器件,找一找有什麼問題,給你提些建議。”
“好呀,太好了。”韓嘉瑩開心道。
……
待吳菲菲結束實驗後,學妹接替了旋塗手套箱。
最先開始的步驟,是溶液配製。
她有三種材料,便配了三組氯苯溶劑的溶液。
從溶劑選擇來看,沒什麼問題。
畢竟她沒有模擬實驗室,在初步實驗嘗試的時候,沿用之前的實驗條件是一個不錯的選擇。
不過,在溶液濃度上,她做出了改變,P2T、P3T的濃度是8毫克每毫升,而P5T是6毫克每毫升。
許秋P4T的體系,最佳濃度是8毫克每毫升。
對此,韓嘉瑩主動解釋道:
“最開始,三種溶液我都用的8毫克每毫升的條件。
但我發現這個濃度下的P5T溶液,即使溶液溫度加熱到90攝氏度,仍然無法很好的溶解,瓶壁上會殘留部分固體物質。
我就又加了些溶劑,把它稀釋到了6毫克每毫升,才得以正常使用。
P2T、P3T這兩個體系的話,倒是可以正常溶解。”
“又是溶解度問題啊。”許秋感慨道。
“又?”韓嘉瑩疑惑道。
“嗯,之前我做實驗的時候,遇到過兩次溶解度的問題,”許秋解釋道:
“不過,後來都被我解決了,那時候你還沒來魏老師的課題組呢。”
“原來如此,師兄是怎麼解決的呢?”
“第一次是採用了氯仿索氏提取,對聚合物粗產物進行處理,除去產物中的不溶物,”許秋道:
“第二次是分子結構改性,透過提高變聚合物材料的側鏈長度,從根本上提高其溶解性。
其實,你這次遇到的溶解性問題,我也差不多猜到原因了。”
“真的假的,這麼厲害?”韓嘉瑩道。
“畢竟你做的這個三個體系和我的P4T體系是類似的,相關的實驗經驗也是可以沿用、類推的。”許秋道:
“用在P4T分子上最優的OD側鏈,不一定用在P2T、P3T、P5T分子中,也是最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