既然決定了要建設兵工廠,選址自然成了首等大事。
像兵工廠這類極易被敵人列為首要破壞目標的單位,選址自然是越隱秘,越險要為好。
自然,距離前線還不能過遠,不然就沒有建立的必要,於是在多次商討後,兵工廠的位置就選在了雲山。
雲山礦產豐富,選擇這裡解決了原材料的大部分需求,另外,雲山有一處地點極為險要,本身位置就處於深山之中,山中有一天然石洞,石洞位於山腰之下。
更為險要的是,這一處所在峭壁千丈,長1.5公里,寬僅丈許,是一條呈“s”形的天然山廊,山分數道山樑,從中觀天,頭頂只見藍藍的一線,踞高就險,四周全是懸崖絕壁。
這樣的地點選作兵工廠實在是合適不過,不怕敵人的轟炸,就是敵人大規模的進攻也可以踞險而守,短時間內想攻陷雲山簡直是妄言!
選址落定,中朝雙方商定後,中方出裝置,朝方出原料,兵工廠在一週的時間內就規劃出了藍圖。
只等裝置一到安裝完畢,雲山兵工廠就可以開始運作。
因考慮到時間與資源的關係,兵工廠主要負責生產彈藥,槍支就不在朝鮮境內生產了,因為那將動用的人力物力更加龐大。
子彈和炮彈才是消耗最大的,槍支的損耗還是其次。
鐵路上兵力增多後,衛三也就不再過問,畢竟他只是暫時在作戰科停留,於是衛三跟林晶打了個招呼,去兵工廠走了一遭。
衛三到了雲山時,直奔兵工廠的所在,在山溝裡找到兵工廠時,兵工廠的洞外到處都是騾馬的影子,這也是沒辦法的事,那些沉重的裝置不是人力能搬動的,這山溝溝裡也無法通車,就是騾馬託運,也是把裝置拆散了再運到這裡來。
到得洞外,衛三看到,這兵工廠的天然石洞口小裡大,洞內高有25米,寬18米,深100米開外。
而像這樣的洞窟,附近一共有四五個之多,這也使得,兵工廠出產的彈藥有了可以儲藏的地點。
看了看洞內,衛三把注意力又放回了外面,這次火車託運來的裝置有車,刨、鑽、衝、切、削等機床20多部,10千瓦直流發電機五臺,電力不會有任何問題,剩下的就是人力了。
要說兵工廠真正需要的是技術人才,機床的運作缺少不了他們,總的來講,一個完整的兵工廠必不可少的有三個部門:車工部,鉗工部,鍛工部!
還有鍊鋼廠自是不要多說了。
另外還有鍋爐工,裝配工等人員,他們也是不可或缺的,這樣一個兵工廠建設下來,所需要的人力從幾百到幾千不等,而這些人也將在後期為贏取戰鬥的勝利作出不容忽視的貢獻。
衛三到這裡來有兩個目的,一個是為了看看建設的進度,另一個,他也想透過兵工廠來造一些趁手的兵器。
別的先不說,最起碼自己也得有一把三稜刺!
沒有軍刀在手睡不著覺的衛三,沒什麼比鍛造一把自己喜歡的武器更讓他開心了。
因為沒準備在朝鮮大規模的製造武器,鍊鋼廠的規模也小的可憐,不過單獨對於衛三一個人來講,夠用了,他只是順水行舟,撿個方便罷了。
看著洞外熱火朝天的繁忙景象,衛三也丟下了揹包,加入了進去......
又是一週過去了,兵工廠總算步入了正軌,再看這時的兵工廠內,大量的人員都在忙碌著,幾十臺各類機床也嗡嗡的響了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