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20年3月6日魏巍出生於河南鄭州一個城市貧民家庭。魏巍少年入平民小學,後就讀於鄉村簡易師範,15歲時父母雙亡,靠謄寫為生。
1937年12月,17歲的魏巍從鄭州隻身赴山西趙城縣八路軍一一五師軍政幹部學校參加八路軍。該校後來併入八路軍總部隨營學校。
1938年,隨營學校併入延安抗日軍政大學,魏巍為第三期學員。1938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
魏巍從抗大畢業後,被分配到晉察冀敵後抗日根據地。
抗日戰爭時期、解放戰爭時期,魏巍始終在戰鬥部隊任職,在戰火中成長,在戰鬥中進步。他在與一線官兵的朝夕相處中結下了濃濃的戰友情,這為他後來寫成《誰是最可愛的人》奠定了思想基礎和生活基礎。
魏巍所著的《誰是最可愛的人》就是他到了松骨峰後,看到了三連曾經戰鬥過的地方才著成的。
(這一點是必須要提到的,有興趣的可以去搜尋一下,還有1978年,他創作完成了抗美援朝題材長篇《東方》,於1981年獲首屆茅盾文學獎。)
衛三懶散的樣子讓別鄭宏很懷疑:“這傢伙有什麼本事,會得到軍長的賞識?”
衛三活動著身體問道:“說吧,怎麼比?”
話說,不表現點什麼,以後怎麼讓這些人死心塌地的跟自己混?
別鄭宏眼睛向後掃視著,一名戰士走了出來,給衛三敬禮道:“衛連長,我叫劉福貴,我想跟你比比槍法!”
衛三看了看這名戰士,個子不高,臉上有點小肥,脖子上掛著M3,正給自己敬禮,衛三停了下來,還禮說:“好啊,你說怎麼比就怎麼比。”
劉福貴手指高處說:“看到那邊的大松樹了嗎,那上面還有好多的松果,我們就打那上面的松果!”
衛三微笑道:“行啊!你先來吧,也讓我見識見識特務連的槍法怎麼樣。”
劉福貴有心在自己連長面前露一手,也給衛三瞧瞧,特務連的手段。
衛三剛說完,他的M3就是一個三連射,遠在七八十米外的松樹上就有一顆松果掉落了下來,其他特務連的隊員們馬上就喝彩起來。
“好,富貴的槍越來越準了!”
“小劉還是太毛躁,著什麼急啊!要是好好瞄一下,至少能打下兩個來。”
戰士們的話並沒有影響到衛三。
衛三沒有拿武器,於是伸手向劉福貴示意,想用他的槍,劉福貴把槍摘了下來,衛三持在手中擺弄了一下,單手持槍,也沒有怎麼瞄準,抬手就是三發子彈射出,不同位置的三枚松果緊接落地。
人群開始一陣沉默,接著就有人低聲討論起來:
“有兩下子啊。”
“果然梁軍長不是隨便什麼人都用的。”
“小劉這下慘了,要跟著他走嘍!”
劉福貴低下頭說:“我輸了,可以跟你走。”
衛三把槍還給劉福貴說:“別這麼早下結論,說不定我還會趕你回來呢,我要組建特戰隊,一支最強的特戰隊,隊裡邊可不要沒本事的人。”
劉福貴抬頭有些怨氣,心說:“話說的好聽,特戰隊,什麼特戰隊,能比我們特務連更牛!”
衛三沒有在意劉福貴的不滿,繼續說:“還有誰要跟我比的。”
來挖人牆角,總得表現的強勢一點,不然以後的隊伍可不好帶啊!
又一名戰士走了出來,國字臉,手臂顯的比普通人長一些:“連長同志,我叫吳大海,是專門負責摸哨的,不知道能不能和你比比身手。”
衛三一聽,這個自己感興趣,比近身格鬥一直都是自己的最愛啊!
馬上衛三就有點迫不及待了,跳了兩下說:“好,那來吧!”
吳大海把槍交給身邊的戰士說:“用刀嗎?”
衛三跳著說:“我不用,你可以用!”
吳大海一聽就不樂意了,瞧不起人,你不用我也不用:“那咱們就比劃兩下拳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