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行病學史:不詳
接下來還有相似症狀的三名病人,其中張翠是李建國的妻子,另外兩名病人李大壯、李一鳴也都住在鳳凰村。
林小小看完資料的第一反應是,幾個病人都住在鳳凰村,莫不是因為什麼恩怨導致下毒事件?
如果真是下毒,那應該歸警局管吧。
如果不是下毒,那引起中毒的原因會是什麼?而且這次是聚集性病例,疾控中心應該管。
其他幾個應急小組成員已經在大疫情網上看完上報的疫情訊息。
于飛:“頭兒,現在去現場流調?”
高猛:“砷中毒啊,好多年沒見過了。”
張林:“小高,感覺你之前見過似的,你比我進單位還晚,我都沒見過你能見過?”
楊樂:“我以前實習的時候見過一次,記得是一位年紀大的老婆婆,身體不太好,聽信村裡神醫的秘方,拿了一副中藥回去吃,結果那副藥裡含有少量的砒霜,吃了幾天就出現砷中毒症狀。”
高猛:“這次不會是鳳凰村的那幾個村民集體集體吃了砒霜?”
楊樂搖頭,“不會吧,現在智商還有那麼低的?迷信神藥的幾乎沒了吧。”
于飛:“沒現場流調之前我們什麼都不能確定。”
所有人的目光都集中在李白身上,他是應急小組的頭目,所有行動都要聽他指揮。
李白從會議室拖出一張白板,用中性筆在上面寫字。
“砷中毒的幾個原因,大家都說一下。”
這是開始討論環節的節奏。
應急小組其他4個成員已經習以為常,每次遇到疫情,在現場流調出發之前李白都會以這種形式提出幾種可能的原因,以便大家在現場流調時有所側重。
林小小和楊玉鳳還是第1次遇到這種形式,都非常感興趣。
林小小踴躍發言,“砷中毒主要是由砷化合物引起的,三價砷化合物比五價砷毒性強,在我國,砒霜是最古老也是最常見的砷化合物,主要成分是三氧化二砷。還有其他砷化合物,比如二硫化砷也就是雄黃,三硫化二砷也叫雌黃,以及砷化氫,這些砷中毒也比較常見。”
李白微微點頭,表示贊同,“書本知識掌握的不錯。”
楊玉鳳本來想也說幾句,可是在腦海中一搜尋,自己知道的已經被林小小都說完了。
于飛參與討論,“根據最近文獻記載,現實生活中最常見的砷中毒一般是用誤食了含砷的藥物所致,比如誤服了含砷的毒鼠藥、滅螺藥物以及殺蟲藥。”
高猛:“前幾年,我們雲海市農村地區還保留著在春季種花生前用含有紅信石也就是含三氧化二砷的農藥辦花生種的習俗,當時每到農耕季節總會有人因為誤食拌了藥的花生而出現中毒的情況。”
張林:“這方面咱李主任還發表過相關論文呢,不過這種情況最近幾年發生的少,更常見的是職業性的砷化物中毒,一般見於熔鍊砷礦石製造合金、玻璃、陶瓷,以及製造含砷醫藥、農藥及印染的生產工人中會發生。”
楊樂:“剛才張林說的那幾種情況是職業性砷中毒,還有幾個地方性砷中毒的可能,比如水源性的和燃煤型的。”
張林:“地方性砷中毒有明顯的地方性,咱們雲海市還沒有發現過水源性和燃煤性的砷中毒,這兩種情況可以排除,現在應該主要考慮職業性砷中毒。”
楊樂:“職業性砷中毒有明顯的職業特點,可是發病的幾名鳳凰村村民都是以種植茶園為生,沒有職業接觸。”
張林:“現在我們能得到的資訊也只是從大疫情資訊網上報的資訊,你怎麼能確定他們沒有職業接觸?他們是茶農,那麼肯定要給茶園噴灑農藥,或者是給茶噴灑農藥的藥物裡面含砷,這些都是可能攝入的途徑。”
“哥,冬天下雪呢,現在鳳凰山整片都被雪覆蓋著,會打農藥嗎?”
“就算不打農藥,但家裡可能會儲存農藥,有些農藥具有揮發性,含砷的化合物經面板和呼吸道都能被人體吸收。”
張林和楊樂爭論著,李白把各種原因都寫在白板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