隆冬季節,大雪紛紛。
雲海市位於石棚山脈的最東端。
石棚山脈與大海相接處,有云海市最繁華的區。
石棚山脈西端,有一座鳳凰山。
這裡四季分明,入冬來已經接連下過兩場大雪。
鳳凰山雖然海拔不高,但風景優美,是雲海市鳳凰縣內最著名的一座山。
幾年前,鳳凰山被開發成景區,附近山民也得到實惠。
寬闊的馬路修到山腳下,之前泥濘的山路也變成石板路。
鳳凰山下建了一道山門,門旁邊是景區管理處和售票廳。
外地來的遊客來鳳凰山遊玩都要從這裡買票進山。
鳳凰山上有一個鳳凰村,土著村民們卻有自己上山的小路,景區規劃時,村民們在山上的宅子都沒動,也是一道風景。
鳳凰山下的村落,村民們喜歡聚族而居,而山上的鳳凰村因為地勢原因,村民們的房子離得都很遠,有的在古樹下,有的在山溪旁,有的在懸崖邊……
從山腳向上望,可以看到幾棟青磚紅瓦的房子掩映在樹林中。
雖然山上村民家中早已通上水電,但一到冬季,村民們都有燒木頭燒煤的習慣。
山上晝夜溫差大,尤其是冬天,溫度比山下還要冷上幾度。
鳳凰村的村民們在山上蓋房子時,都建有火牆。
到了冬天,升起爐子,既能燒水做飯,又能利用爐灶的煙氣加熱火牆,讓整個屋內保持溫暖。
秋天,村民都會備好過冬用的柴火。
以往的時候,村民們會在鳳凰山上撿一些枯老樹枝當柴火用,但自從鳳凰山被劃為景區管理之後,山上的樹木都變成受保護資產,樹木不能隨便砍,撿來的枯樹枝也只夠引火用。
所以住在山上的村民都備好幾百斤,甚至上千斤的煤炭。
鳳凰山上又下起大雪。
雪花紛飛,下了一天一夜。
第二天早晨起來的時候,地上的雪已經能沒過小腿肚。
家住山溪旁的李建國一家只有老兩口住在這裡。
李建國和老婆張翠今年都五十多歲,唯一的兒子在隔壁省讀大學,只有寒暑假才回來。
跟所有住在山上的人家一樣,李建國早晨起來的第一件事就是給爐子填煤。
晚上睡覺前雖然都給爐子加滿了煤封上蓋兒,但經過一晚上,煤也燒的差不多,再添上新煤,掏煤渣,爐子就又熱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