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整體佔地上看,已經快要趕上木葉村的核心區了,就算加上外圍,也達到了七成左右的程度。
可在大丸的規劃中,也就能滿足五十多萬的人口居住的需求,考慮宜居條件,三十萬人上下是最好的。
等到砂隱村的常住居民達到現有程度的一倍,就該考慮限制人口擴張的政策了。
這樣考慮的緣由,還是在於水資源不夠,哪怕再節約,主要靠地下水生活也是有個限度的。
在徹底解決居民飲水困難的問題之前,大丸和我愛羅已經提到過將來穩定時間過長,人口自然繁衍以及外來遷入可能造成的壓力。
到時候,一些不太重要,又十分需要人手的產業,就會往南海岸遷移。
當然了,現在考慮這些太遙遠的事情沒有必要。
總的來說,風之國什麼都缺,就是不缺土地,大丸也有機會調整以前那種太過逼仄的城鎮佈局。
風格什麼的就不提了,整齊劃一,橫平豎直的居民樓,寬敞得幾乎可以當足球場的主幹道,十數輛馬車並排行駛都不會覺得擁擠的支線。
聯排小別墅、寬敞的居民樓以及奢侈到庸俗的豪華旅館,都有配套的文化活動廣場。
如今房屋空置率還很高,大半獨棟豪宅都沒賣出去,公寓樓也沒人住,但是水電已經提前通了,高聳的路燈天黑之後都會亮起來,直到半夜才熄。
“是不是太浪費了?”
即便是出生不凡的我愛羅,也為大丸這樣的舉動肉疼。
“嗯?”
大丸一愣,旋即反應過來,
“風之國雖然貧瘠,但也不是一無是處,就比如這無處不在的風……”
社會發展到一定程度,能源問題幾乎是人類邁入更發達階段的主要障礙。
以忍界如今的科技水平,電力、化石能源以及人力(查克拉),幾乎是全部獲取可用能量的方式。
比較高階的能量運用方式,如光伏、核能等,離實際應用還很遠,材料工藝不達標,甚至連相對論都還沒出現。
話又說回來,前世的某些物理定理,諸如光的波粒二象性,質能方程等是不是在忍界也適用,大丸也說不準。
以風之國的條件,如今也能勉強做個太陽灶燒燒開水,為村中部分設施集中供熱。
真正讓大丸不為砂隱村日常能源操心的,就是這一年到頭都不停歇的風。
忍界的主要電力供應,絕大部分都是火電,輔以少量水電。規模小,各自為政,完全沒有集中統籌的基礎。
砂隱村如今的風電系統,基本都是用傀儡機械技術改造的老式發電機,效率低到不忍直視。
但這有什麼關係?
風電最大的難題——選址難以及不穩定,在風之國幾乎不存在。
如果是前世那種重工業、輕工業、農業、服務業、居民用電搶得不可開交,時不時缺電煤的環境,大丸這點“土法風電”自然不值一提,連高效率的輸送電網都沒有,也就能當做自用能源。
所以,供應砂隱村還真不是什麼難題。
而這,也是大丸有把握對砂隱村進行基本的現代化改造的基礎,不缺日常所需的能源,操作的餘地就大了。
聽著大丸慢條斯理地解釋著,我愛羅昂起頭,看著村外一排排“傻大笨粗”的旋轉葉輪有節奏地咯吱咯吱作響。
“原來我們風之國也不是一無所有……”
幾乎全忍界的人都將風之國從不停歇的風沙當做此地貧瘠不宜居的罪魁禍首,卻沒有想過,這東西也能變廢為寶。
忍界發現並掌握電的運用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已經不可考證。
因為查克拉的存在,以及擅長雷遁忍者的出現,使得忍界的人很早就明白,電也是能為人類造福的。
直到千手家族和宇智波家族聯手,建立一村一國的秩序,結束戰國時代,人類才開始馴服自然界中的電並普及使用。
火力發電機和水力發電機已經出現了數十年,幾乎和蒸汽動力火車同時出現,各種怪模怪樣的風力發電機也不是沒有。
可哪個國家,有風之國這樣得天獨厚的條件,幾乎取之不盡,用之不竭的風?
土之國邊境也就從高山頂上傾瀉而下的寒風,但那太不穩定了,一年到頭,大部分時間都風平浪靜,一朝暴起,就是飛沙走石的“大場面”,完全沒有利用價值。
“我倒是希望沒有這些討厭的風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