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長安心神一凜,暗暗叫苦,說實話,雖然他對煉藥和煉器,都有一定興趣,但這不是他真正向往的道路。
張老輕咳一聲:“是這樣的,經過探討,我們覺得,以你的資質,做我們的弟子,完全是屈就了。”
嗯...啊?
陳長安失色,難以置信的望向二老。
張老和袁老,相視一笑,同時如釋重負,長鬆一口氣。
“陳長安,或許你會感到驚訝,但事實就是如此,老夫自出道以來,從未見過你這般驚豔超絕的煉藥天才。以老夫的能耐,最多教你一兩年,就再沒有東西可以傳授,而這還是保守估計。”張老搖了搖頭,無奈的嘆了口氣。
“沒錯!以我們的層次,還不足以擔當你的老師。我可以推薦你認識比我更強大的煉器大師公孫先生,如果拜在他門下,才有可能發揮你真正的潛力。“袁老略帶苦澀和無奈。
隨即,張老也向陳長安推薦了一位煉藥大師。
以二老的造詣,只能算是傑出的煉藥師、煉器師,還算不上真正的大師。
真正冠以“大師”的名號,那才是在某個領域,有登峰造極的技藝。
陳長安知道,二老推薦給他的大師都是有著很高的聲名,都是比金陽國強大十倍的國度,所在的宗門勢力,也遠勝金陽學院不知多少倍。
“多謝兩位老師的好意,但我志不在煉藥,也不在煉器,只是小有興趣,閒時鑽研一二。”陳長安深吸一口氣,對二老分別長鞠一躬。
在這一刻,他真正吐露內心的想法。
“你叫我們老師?”袁老略顯激動。
張老也是一臉欣慰。
儘管陳長安沒有正式拜他們為師,也志不在煉丹和陣法,但一聲“老師”,也算有一個師徒名分,表達對他們的尊敬和感謝。
假以時日,不管陳長安拜誰為師,有多高成就,即使成為一代大師,依然會尊稱他們一聲老師,至少也會是亦師亦友的關係。
而在二老看來,陳長安就算不怎麼努力,日後成為一代煉藥大師或者煉器大師,也完全沒有難度,甚至成為煉藥、煉器兩個領域的大師,也有很大的可能。
所以,陳長安這聲“老師”,算是喊到他們心坎上了,讓他們甚是欣慰滿足。
接下來,陳長安開始面臨兩位老師的輪番勸說,可謂是苦口婆心,就差對他掏心掏肺了。
二老想盡辦法勸陳長安能走上“正途”,哪怕同時學習煉藥和煉器,也並非不可。
但陳長安最終還是拒絕了,因為他心中清楚,本體為劍的他,這一生註定要以武道修行為終極目標,煉藥或者煉器,只不過順帶參悟一二。
“如果你一心步入武道,那麼幾個月後的試煉,就萬萬不可錯過。”袁老話鋒突然一轉。
試煉?
“在金陽學院,試煉每五年舉行一次,對於所有的學員來說,都是一次莫大的機緣,也是一次人生轉折。如果你不能進入內院,或者無緣參加試煉,那麼就說明,你在武道修行上,機緣不足。”張老含笑道。
陳長安不由暗暗思索二老的話。
他隱隱意識到,這場試煉對內院學員,將會是一次大機遇。
但哪怕是內院學員,也只有少數人,能參加這次試煉。
隨後,陳長安從二老這,打探到有關試煉的很多內容。
首先,試煉是一次大機遇,試煉者進入上古傳承的玲瓏界,從中獲得一些好處,成為修行道路上的強大助力。
其次,在試煉中表現突出的弟子,日後成就往往很大,容易得到學院高層的重視,以視為學院的核心成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