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但如此,蘇禹還打算向遼東太守彙報,爭取將事情鬧大,鬧到滿城風雨人人自危的地步。
俗話說得好,會哭的孩子有奶吃,蘇禹也需要哭上一哭,在遼東太守面前刷一刷存在感了。
如果這一波謀劃得當,之前困擾蘇禹的官職問題或許就順利解決了。
蘇禹之前還想著跟王顯關係不錯,但剛接到訊息,三日前,遼東郡守換成一個讓他看到陌生的名字——王顯!
這也代表著,王顯在這場爭鬥中失敗了。朝堂內有人看中了煤炭生意,王顯成了絆腳石,有此遭遇並不意外。
只是可惜,一個不錯的郡守牧沒了。
蘇禹單人飛馬來到找到十三郎閉門商議。
沒有人知道他們具體的蘇禹內容,兩個時辰之後,蘇禹又快馬趕回九州要塞。
蘇禹離開之後,十三郎立即發啟動緊急軍事動員,整個雲山縣所有士卒全部被調動起來,防備鮮卑入寇。
同時派人飛馬將蘇禹十三郎二人聯名署名的鮮卑大舉入寇的文書呈遞給遼東郡守。
等蘇禹返回九州要塞時,鮮卑大舉入寇的訊息已經擴散開來。
各縣民眾人心惶惶,謠言四起。具體入寇的數量眾說紛紜,有說十萬的,也有說五十萬,甚至還有數百萬的。
但無論如何,各地都確信,的確有鮮卑大軍在集結入侵遼東。
十三郎的文書很快就送至遼東郡守府,太守收到文書後也是大驚失色。
蘇禹二人很狡猾的沒有說具體的入寇人數,只是說龍城來的鮮卑特使在整個東部鮮卑範圍內大肆召集軍隊,各個部落全部派人參加。
大軍已經在距離遼東郡最近的吉鏈部集結,三日內就將會大舉入侵。
文書中的鮮卑特使是真的,東部鮮卑各部都在調動集結軍隊也是真的,三日內就將大舉入寇還是真的!
總而言之,蘇禹二人呈上的文書沒有一絲虛假的內容,但事情的發展已經朝著蘇禹心中期待的方向而去。
太守不清楚其中內幕,看到鮮卑龍城特使召集東部鮮卑各個部落大軍集結進攻後,腦子就是一懵!
此任太守籍籍無名,只是中人之姿。在他的認知裡,鮮卑特使在整個東部鮮卑範圍內徵調各個部落軍隊,最少也能集結數百萬大軍!
數百萬鮮卑大軍三日內進攻遼東郡,整個遼東郡根本就抵擋不了多久!
遼東郡範圍內各個大小縣城全部加起來也就一百多萬軍隊。
其中不少還是和十三郎整頓之前的雲山縣軍隊一個成色,見敵即潰。
郡治遼東城內軍隊要好一些,有五十萬大軍,勉強還能稱得上訓練有素,但這也絕對擋不住數百萬鮮卑軍隊大舉進攻!
“快,向護烏桓校尉請求支援,向附近郡縣郡守發文提高戒備,向幽州刺史發文,協助支援,要求朝廷立刻派遣大軍前來禦寇!”
郡守王顯畢竟是久經官場的老手,雖然開始有些驚慌失措,但很快就反應過來,立即一連下了數個命令!
“另外,郡尉去哪了?發生這麼大的事情,為何不見郡尉前來見我?”王顯環視一週,發現大廳之中沒有遼東郡郡尉的身影,頓時憤怒的吼叫道。
郡尉是一郡之中的最高軍事長官,理論上軍事方面的事情都是郡尉負責,如今發生了這麼緊急的事情,卻不見郡尉到場,這如何不令王顯憤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