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著他又將口子這裡的蓋子給蓋上,很快煤爐裡面的煤因為沒有了足夠的氧氣,燃燒也是漸漸的變小,直到最終只剩下很小的一點火。
到了晚上的時候,張老翁的孫子一直說身上癢,張老翁也是再次用蜂窩煤給孫子燒了水奢侈的洗了一個熱水澡,接著還將爐子搬進了房間裡面,取了一會暖。
第二天早上,張老翁再次開啟了口子,隨著扇子的煽動,氧氣不斷進入煤爐之中,很快煤爐就再次熊熊的燃燒起來。
早飯做飯,煤爐裡面的火力依然非常的旺盛,張老翁也是開始用這蜂窩煤來開始烙餅,準備今天的生意。
“這最下面的蜂窩煤終於燒完了~還真是耐用,好用,關鍵是便宜。”
直到張老翁將上午需要出手的烙餅都烙完了,他仔細的檢視了下煤爐裡面的情況,將最底層的蜂窩煤鉗出來,原先黑漆漆的蜂窩煤變成了一團黃泥,輕輕一碰就碎,和店小二所說的一樣。
“張老翁,聽說你昨天買了那個新式的蜂窩煤,好不好用?”
張老翁挑著自己剛剛新鮮出爐的烙餅往街上走去,街坊鄰居也是連忙問起來。
“好用,非常不錯,這蜂窩煤別看小小的一塊,非常耐燒呢,我昨天買回來之後一直用到現在,算下來總共也花不了幾文錢。”
張老翁自然是連連點頭,給蜂窩煤很高的評價。
都是街坊鄰居,大家的日子其實都差不多,冬天很難過,有了這便宜、耐用的蜂窩煤,自然也是不會藏著掖著。
張老翁就如同是一個移動的活廣告,逢人便說蜂窩煤的好話,很快,張老翁周圍的人一個個都知道了蜂窩煤的事情,也都紛紛的向著九州煤業的店趕過去,準備買一些蜂窩煤回去試試看。
人都是這樣,陌生人的話總是不太可信,讓人值得懷疑,但是身邊的人、熟悉的人,他們的話自然是更讓人相信。
當然,這蜂窩煤是真的好用,也是真的很便宜,一塊蜂窩煤才2文錢,一個家庭如果僅僅只是做飯的話,根本就用不了多少。
所以最好的廣告就是老百姓的口碑,大家口口相傳之下,蜂窩煤第二天就開始傳遍了整個遼東郡城。
第二天,南坊九州煤業。
店還沒有開門,外面就已經擠滿了前來購買蜂窩煤的人,一個個都焦急的等待著,而隨著時間的推移,得知訊息過來的人越來越多,整個街道都擠滿了等待購買蜂窩煤的人。
“大家都排好隊、排好隊!”
“本店貨源充足,大家儘管放心,排好隊了,大家都能夠很快買到蜂窩煤,這擠來擠去的,反而會耽誤大家的時間。”
時間一到,九州煤店也是準時開業,店內的小二也是一看這架勢,一個個也是嚇了一跳,人實在是太多了,整個店門口的街道都要堵住了,同時後面還有源源不斷的人圍聚過來。
很快,圍在門口的人群也是排起了長龍,長龍從廊東慢慢的排了足足有好幾百米長,一個個都在焦急的等待著。
店裡面,店小二們非常的忙碌,根據蘇禹的建議,金牛這邊也是採用了流水線的工作方式,有人負責接待,有人負責發貨,有人則是負責收錢,有人負責搬貨,所有的一切都井井有序,效率極高。
但是儘管如此,金牛這邊僱傭的20多個夥計,一個個都忙的滿頭大汗,連歇口氣的功夫都沒有。
“快點搬貨啊,煤爐這邊不夠了。”
“蜂窩煤、蜂窩煤,蜂窩煤賣光了,趕緊搬貨出來。”
“蜂窩煤100塊,速度點,後面還有很多人。”
金牛也在店裡面,他原本是非常悠閒的在後面喝茶,可是看到長長的隊伍之後,也是不得不親自出面。
他的聲音不斷的在店裡面響起,一個個夥計聽到之後,手腳也是變的更加的麻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