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種真情表達任誰也看不出半點破綻,只有知道趙德昭心態的趙匡胤才看得出來。
而這個時候,趙匡胤也是佩服不已。
因為他自己有時候都難以掩飾自己的真實情緒,可是這個兒子,演戲就跟真的一樣。
一邊是兒子,一邊是對不起自己的弟弟,他不可能為了絕情的弟弟責備兒子,他索性裝糊塗。
當天晚上,趙匡胤又過來了,開始像趙德昭詢問一些細節。
比如哪些大臣值得信賴,哪些大臣是牆頭草,那些大臣能力強,哪些大臣是窩囊廢。
趙德昭哪裡記得那麼多,只是將明初的名臣名將跟他介紹了一番,至於不出名的,根本記不得。
就連義社十兄弟,趙德昭也有幾個不記得,只記得韓重贇,王審琦,石守信他們這幾個強悍的。
見趙德昭真的沒有忌諱自己的意思,趙德昭也就放開了,將明朝的一些改進的制度全部拿了出來。
比如撤銷風聞奏事,不要言官,比如就事論事制度,絕對不能說東扯西。
看到這些,趙匡胤就連連搖頭,因為皇帝手裡的權力太小,這些制度現在根本不可能實現。
要想改革官制,那就更不可能了。
目前的宋朝讀書人太少,也還沒有到這個階段。
所以,最主要的依舊是回到建立工業區,發展工業,造出火槍上面來。
而對工業的瞭解越多,趙匡胤也就越能發現工業基礎的通用性,先進性。
特別是知道以後刀槍都可以大批次量產,他對這個工業計劃也充滿了興趣。
南陽從東漢時期開始,就一直是華夏的鋼鐵中心,這裡的煤礦和鐵礦雖然都不大,但數量眾多。
而且南陽與襄陽之間又有水量充沛的白河相連,水深兩米以上,運輸非常便捷。
依託南陽進行鋼鐵粗加工,然後在襄陽進行精加工的工業計劃,在半個多月的時間裡,就逐步完善了起來。
在這個過程中,父子兩人的感情也好了許多,最起碼不是一開始只比陌生人強一點的那種。
另一件事就是裴格安也沒有繼續隱藏,而是被趙德昭帶了出來。
對裴格安,趙匡胤更迷信。
趙德昭好歹一開始還上過學,讀過書,瞭解這些還情有可原。
可是裴大姐一個九歲的小丫頭,沒有上過學,現在就會各種工業基礎,會識字,這不是神仙傳授是什麼?
對裴格安,趙匡胤比對趙德昭還要尊重。趙德昭好歹是自己的兒子,偶爾敲打一番讓他知道誰是爹,誰是兒子也無所謂。
可是如果得罪了裴格安,她懂得的那些知識不說了怎麼辦?
要對付她,趙匡胤心裡還有些不敢啊。
裴格安並不把趙匡胤真正當老公的父親,因為在現代社會,就沒有公公。
至於皇帝這個身份,也不是她在乎的,所以她的平等相待,更顯得她高深莫測。
當然,趙德昭也怕趙匡胤想要完全掌握裴格安,會惹出麻煩來。
這個小妞跟自己之間有十幾年的感情,依舊不服輸,還喜歡故意逗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