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稿的最後一章,就這麼沒了。不知道是這麼書就這麼完結了,還是剩下的稿子遺失了。
看這種小說式的稿子就跟看電視劇一樣,要麼不看,要看就看到結尾。看到一半突然就沒了,讓人好不痛快。王希咖穿上水下裝備去古城翻了個遍,卻再也沒有稿子的蹤影。
本以為這個稿子會和水下失落的亞特蘭蒂斯有某種關聯,起碼解釋一下這個古城為什麼會潛到水底,可惜並沒有。那稿子通篇就講了一群人在宇宙裡發現了能吞噬星球的巨龍,而且講到一半就沒了。
沒了就是沒了。就好像以前追的網文一樣,看得好好的作者突然斷更,你有什麼辦法?也許這個稿子就寫了這麼多,然後整座城市就沉沒了呢?
王希咖也曾努力的去追過稿子,然而一無所獲。
好在生活裡還有其他好玩的事情,不看稿子也能找到樂趣。自己的大船已經造好,可以去遠航探索世界!
大船長260米,寬90米,吃水10米,效能和著名的泰坦尼克號相差無幾,幾乎算得上一艘小型航空母艦了。王希咖本來想給船命名為“希咖號”,但又覺得顯得有點太自大。於是就像給第一架飛機命名為“上河口”號一樣,把這艘船也命名為上河口。
王希咖叫上阿蛇,彭連虎,加林查,郎那多,扎克等一干朋友,踏上了探索大海的征途。
孟嬌娘也曾問過王希咖:“你為什麼要航海?”
王希咖說:“因為海就在那裡。”
本來王希咖想要帶上孟嬌娘和島生一起上路,然而怕耽誤島生的學業,只好讓娘倆獨自守家。
這是一艘蒸汽和帆船雙動力的大船,外觀像泰坦尼克號一樣漂亮。裡面廚房和娛樂設施一應俱全。登上大船朋友們都非常開心,人就是這樣,在外面的時候總想回家安分待著,待長了又想要去航海。
和穿越前的環球航海不同,王希咖並沒有航海圖。雖然他隱隱約約知道各大板塊的位置,但是具體的洋流走向並不清楚,港口的水深也不甚明瞭。技術水平更接近於大航海時代的航海家。
好在阿蛇經常騎著魚去各地遠航,算是一本活的航海圖,有了阿蛇想去哪裡都沒啥問題。
後世的亞歐大陸和非洲大陸王希咖基本都已經探索完畢,所謂的探索世界,無非就剩下南北極,美洲大陸以及澳洲大陸了。主要還是去美洲大陸。
航線圖的選擇有許多,一種是像哥倫布去美洲那樣先把船開到歐洲,也就是德古拉城堡附近,然後在開到美洲。
一種是遠東——北美東海岸航線。經過夏威夷群島,到達北美東部。
還有一種是遠東——北美西海岸航線,日本,朝鮮,俄羅斯遠東部分航行到加拿大,想要穿越白令海峽也是可以的。
在裝備準備上王希咖自己的水下機器人水機一號,準備是不是的下去潛行一番。另外帶了電話,但是這個時代沒有衛星電話,只有線拉的電話,船過了咖啡島就不能再打電話了。好在無線電原理王希咖是知道的,就在上河口安了一個電報機,然後船上也安裝一個電報機,這樣哪怕在海上,也能和家裡保持聯絡。
當然了,攝像機,照相機這樣的裝備是必帶的。如果出去遠航一翻,卻並不能留下記錄,不得不說是一個遺憾。
食物方面準備了大量的米,面這些能長久存放的主食,同時也帶了許多醃製品。當然了,也帶了大量的槍械和子彈,這樣的話航行途中到了陸地上也可以補充新鮮的肉食。
吸取大航海時代的經驗,王希咖也準備了大量的糙米,帶上了蘋果。這樣能夠補充人需要的維生素。
穿上的水手共1000名,大部分是澤城附近招募的老水手,都有豐富的航行經驗。還有20個腮人,都是跟隨阿蛇一起航海的好兄弟。有了這些航海經驗豐富的人作伴,這次探險的成功率大大提高。王希咖自己帶了500人左右計程車兵,裡面有狼人,有上河口的小夥伴,也有毛人,總共大概1500人左右。
在後世,一艘核動力航母通常攜帶5000人左右的人員,但王希咖這艘船並不是航母,也不需要那麼多航空兵,因此1500人就足夠了。
那麼,就出發吧!
開始階段的航線都是大家熟悉的線路,首先去了咖啡島——本來王希咖是打算帶上尼古拉醫生一起遠行的,畢竟在航行中不免會出現頭痛腦熱生病的現象。但尼古拉婉拒了,這次出發前王希咖決定再拜訪這個老朋友一趟。畢竟路途遙遠,一去就要好幾個月,甚至好幾年。
在後世從東亞到美洲東海岸的海運也需要至少30天,更何況現在的技術並不發達,後世花費的時間參考性比較低,參考價值比較高的是鄭和,哥倫布的航行時間,每次遠航都至少需要一兩年的時間。
現在不單單是去美洲,還要去南北兩極和澳洲。以現在的航行水平,能在兩年之內航行完畢就算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