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大業十三年之前,馬邑還是屬於一個名不見經傳,默默無聞的郡,很多西北諸郡或者江南一帶的人提起來馬邑,都會滿臉詫異地問一句:“這是哪裡?以前怎麼沒有聽過這個地方?”
自大業十三年開始,馬邑這個詞便經常在人們的茶餘飯後中出現,皆因此地的鷹揚府校尉劉武周。
劉武周此人出生於豪富之家。年輕時驍勇善射,喜結交豪俠,但是此人結交的朋友屬於良莠不齊,三山五嶽販夫走卒他是來者不拒。
正因如此他的兄長劉山伯便經常告誡他:“你不擇友而交,最終會毀滅我們整個家族的。”並責罵羞辱他。
劉武周當時根本聽不進去任何人的好言相勸,因此離家前往洛陽,投奔太僕楊義臣。
隋大業八年至十年,隋煬帝楊廣曾三次兵發高麗,劉武周應募東征,因軍功被提拔為建節校尉。東征師還,劉武周返歸馬邑,擔任鷹揚府校尉。
按常理說,此人既有軍功傍身,又受朝中大佬賞識,如果規規矩矩地走下去,用不了幾年就能晉升,甚至金殿為臣也不是沒有可能。
但或許因為此人的行事風格與朔方郡的鷹揚府校尉梁師都很像,二月初梁師都在朔方郡起兵公然反抗朝廷,也許是梁師都給此人做了榜樣,劉武周趁著此時天下大亂之機,殺死馬邑太守王仁恭,開倉賑貧,馳檄境內,得兵萬餘人,自稱太守。
與梁師都相同的是,為了立穩腳跟,二人皆派遣使者依附於突厥。
待楚墨風、柳非煙和顧貞兒三人來到馬邑的時候,已然是三月初了,在此之前雁門郡丞陳孝意、虎賁將王智辯合兵征討劉武周,將他圍困於桑乾鎮( 今山西山陰南)。劉武周援引突厥騎兵共擊隋軍,王智辯兵敗被殺,陳孝意奔還雁門,被部下所殺,獻城於劉武周。劉武周趁勢襲破樓煩郡,進取汾陽宮。為了取得突厥進一步的扶持,劉武周將俘獲的隋汾陽宮宮女獻給突厥,突厥始畢可汗以戰馬贈與他。劉武周於是兵威益振,攻陷定襄,又回軍馬邑。突厥為了扶植地方割據勢力,冊封劉武周為“定楊可汗”,送他“狼頭纛”。
此時的馬邑已然成了劉武周的大本營,鑑於隋朝左右候衛諜報能力的強大,劉武周下令馬邑郡各門嚴格盤查出入人員,以防止被朝廷的人滲透進來。
站在距離馬邑北城門不遠的一個茶棚內,楚墨風望著城門口來來往往的人群,口中不由地罵到:“劉武周這個混蛋,學誰不好學梁師都那小子,早知道梁師都那小子會造反,當初咱們在朔方的時候順手宰了他不就一了百了了。”
聽到楚墨風的抱怨,柳非煙嘆了口氣說到:“楚大哥,話不是這樣說的,就算當年咱們在朔方處理掉梁師都,也肯定會有張師都、王師都造反的,並不是誰造反,而是因為什麼造反,這才是最關鍵的問題啊。”
楚墨風點了點頭說到:“非煙你說的對,正因為朝廷昏庸腐敗,導致百姓民不聊生,這才滋生了如此之多的造反之人,還記得我曾經說過,起義、聚嘯山林佔山為王,這些都是內憂,但是劉武周不應該把外患引進來,如若有機會一定要除掉此人。”
二人閒話之際,顧貞兒突然拉著楚墨風的手喊到:“風哥哥,你快看城門處。”
順著顧貞兒所指的方向望去,只見一個身穿隋朝制式盔甲的男子,得意洋洋地騎在馬上,身後跟隨計程車兵有的推著大車,車上堆滿了貨物;有的人用刀槍驅趕著一些被綁住了雙手的女子,眾人隨著這名騎馬的男子向著城門處緩緩地走去。
此時正巧茶博士上來添水,楚墨風摸出一吊錢放到茶博士面前,輕聲問到:“店家,那個騎馬的男子是誰啊?為什麼他進城門時沒有官爺上來盤查啊?”
茶博士不留痕跡地將面前的一吊錢收到懷裡,四下張望了一番低聲說到:“客官有所不知,前些日子雁門郡郡丞陳孝意與劉武周大戰一場之後,兵敗返回雁門,誰知被自己的部下校尉張倫暗殺,此子隨後拿著陳孝意的人頭和整個雁門郡投靠了劉武周,得到劉武周的賞識。”
茶博士說完便轉身離開了,楚墨風知道他的意思是此人就是那個校尉張倫,念及於此心中大為憤怒,不由地使勁捶了桌子一下,震得桌上的茶杯也隨之跳了起來。
柳非煙和顧貞兒見狀嚇了一跳,趕忙開口詢問到:“楚大哥(風哥哥)你這是怎麼了?”
“陳孝意,雁門郡郡丞,此人以前與我們家也是老相識,開皇初年他入仕的時候,我父親還暗中提攜過他,據說此人初為魯郡司法書佐,該職協助辦案,易於貪贓受賄,枉法冤人,但他任職期間,人稱廉平...”楚墨風回想起陳孝意這個人,語氣中頗為感慨和敬佩。
端起茶水喝了一口之後,楚墨風又開口說到:“陳孝意在雁門任職時,官吏貪贓枉法,比比皆是。但陳孝意潔身自好,對當時官場惡習,一塵不染。不僅如此,他還積極懲辦不法人員,為扭轉時風作出了一定的成效,受到吏民的稱讚。但是就是這樣一個能吏、幹吏、忠義之臣竟然被一個小人暗算了。”
“誰啊?是不是茶博士說的那個什麼張倫?難道剛才過去的那個就是......”顧貞兒聞言也對陳孝意大為讚歎,趕忙開口問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