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官浙江紹興人,本是一個秀才,只因當今聖上聖明並不以中舉而才能做官,這才被大明吏部選中在高陽做了縣令。”
大明以前只有考中舉人才有資格做官,但朱由檢新政取消了這個制度,現在哪怕是秀才只要有你能力被大明吏部選中照樣可以做官。
但先從縣令坐起,如果有能力還有機會高升,但在做縣令期間沒有體現出能力就會被撤換。朱由檢直接定的新規,他自己當然知道。
他微微一笑又道:
“秀才做縣令,你應該感覺大明新政!”
姚啟聖對著京師方向抱拳說道:
“正是當今聖上聖明才有姚啟聖的今天,感謝吾皇!”
朱由檢本想去縣衙和姚啟聖好好聊聊,如果此人真的有能力絕對會重用,可是腦海中突然浮現出一個人影,那是他在後世電視裡看到的。
姚啟聖,浙江會稽(今浙江紹興)人,字熙止,號憂庵,從小有豪俠之氣。
順治初年,清軍佔領江南。姚啟聖前往通州,為當地土豪侮辱,因而投效清兵,被委任為通州知州。姚啟聖隨即將土豪抓捕杖殺,後辭官離去。
一次郊遊蕭山,姚啟聖遇見兩個兵卒搶掠女子,上前佯裝好語相勸,奪取佩刀殺了兵卒,救下女子送還其家。
康熙十三年,靖南王耿精忠在福建舉兵叛亂,進入浙江境內,攻取溫州府府城及台州、處州兩府轄縣。
康熙皇帝命康親王愛新覺羅·傑書率兵討伐,姚啟聖與兒子姚儀捐資募壯兵數百,趕赴康親王麾下效力。姚啟聖被委任為署諸暨知縣,同守備何清剿平紫琅山土寇。
康熙十四年,康親王將姚啟聖的功績上奏康熙皇帝,姚啟聖因而被破格提拔為浙江溫處道僉事。後隨都統拉哈達剿平松陽、宣平縣的叛兵。
康熙十五年,姚啟聖與副都統沃申、總兵陳世凱等協同平剿耿精忠,攻打石塘,將木城焚燬,斬殺眾多耿軍,乘勝收復雲和縣。
同年十月,姚啟聖父子隨康親王軍征討耿精忠,軍隊攻入仙霞關,逼近福建,耿精忠投降。姚啟聖被提拔為福建布政使。
當時鄭成功之子鄭錦佔據漳州、泉州和興化,清軍前往征討。吳三桂麾下將軍韓大任驍勇善戰,被稱為“小淮陰侯”,自贛入汀試圖與鄭錦會合。姚啟聖將其說降,得到其部卒3000人編入親軍。
康熙十六年,姚啟聖隨康親王攻克邵武和興化,完全收復漳、泉之地,鄭錦逃回廈門。
康熙十七年五月,總督郎廷佐上奏康熙稱姚啟聖與其子姚儀屢獲戰功,且養軍購馬、備置甲冑弓矢,先後用銀五萬兩都是自己籌措出資,康熙下詔嘉獎,晉升福建總督。
鄭錦侵犯海澄、長泰、同安、惠安、平和等縣,姚啟聖上奏十疏。
七月,姚啟聖偕同海澄公黃芳度從永福進兵,收復平和、漳平二縣。
鄭錦麾下大將劉國軒等進逼泉州,立營於蜈蚣嶺。姚啟聖率壯士出戰,將軍賚塔、都統沃申等夾擊,連破鄭錦營寨,斬殺其部將鄭英、劉正璽等十餘人,劉國軒兵敗逃遁海澄。
姚啟聖乘勝攻克收復長泰縣,因戰功被進封正一品。同年九月,姚啟聖派遣其子姚儀進兵同安,敵軍棄城逃遁,斬偽副將林欽等。十月,姚啟聖偕副都統吉勒塔布、提督楊捷等進攻海澄,接連在江東橋、潮溝擊敗劉國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