暫停過後,波波維奇換下大衛羅賓遜,鄧肯被推上五號位,四號位上了馬里克羅斯。
相比緩慢的大衛羅賓遜加鄧肯組合,鄧肯馬里克羅斯組合靈活了不少,內線的硬度也沒有缺失,但這樣換人也只是短時間內遏制了灰熊的攻勢。
首節後半段灰熊的進攻依舊打的風生水起,麥迪、比盧普斯和肖恩馬里昂連連得分,大都是快攻中的得分。
兩個內線各種打醬油,但灰熊首節砍下33分,完全擊潰了馬刺的防守。
麥迪首節砍下13分,比盧普斯8分,肖恩馬里昂7分,外線三人合砍28分,喬海的奇招奏效了。
首節打完,灰熊以33:23,領先10分。
第二節,兩邊上替補。
既然快打快攻奏效,喬海就要快攻到底。
第二節,灰熊的上場陣容變成了控衛厄爾博伊金斯,得分後衛邁克畢比,小前鋒麥迪,大前鋒肖恩馬里昂,中鋒王志致。
一個人人都能投籃、速度奇快的一大四小陣容,灰熊要唯快至上了。
但次節,馬刺也做出了相應的調整,他們重新把雙塔陣容放回場上,然後對防守做出調整,完全放棄對進攻籃板的爭搶,投籃之後,全線退防。
顯然,馬刺做出了妥協,他們就是要防死灰熊的快攻。
次節,做出調整的馬刺各種強攻內線,灰熊內線高度不足,被鄧肯和大衛羅賓遜各種得分,防守端他們也遏制住了灰熊的快攻,雖然灰熊瘋狂搶下防守籃板,但快攻打不出,就要面對馬刺雙塔的防守,比賽自然艱難了許多。
次節中段,馬刺打出一波高.潮,一波11:2,將分差抹平。
喬海只能叫出暫停,做出調整。
把麥迪拿下休息,拉希姆登場,拉修內斯特洛維奇換下大致,然後重打普林斯頓進攻。
但普林斯頓進攻顯然對付不了馬刺的防守。
於是,半場結束,灰熊落後了4分。
從第一節領先10分,到半場落後4分,灰熊第二節直接輸了14分。
喬海也有些無奈,想了想,或許下半場只能重回第一節的打法了,用外線三人組去打單一的快攻反擊,說不定還有機會。
單一的快攻反擊,對灰熊而言,好處是自己的防守不會出現問題,而灰熊第二節被馬刺暴打,自己的進攻被限制是一方面的原因,更重要的原因是灰熊的防守沒做好,喬海擺出的一大四小被馬刺鑽了空子,強攻內線連續被追分。
打完上半場,喬海也總結了一番,不得不說,馬刺的防守比森林狼強多了,森林狼只有狼王加內特,馬刺卻有海軍上將大衛羅賓遜,以及石佛蒂姆鄧肯,果然2大於1。
中場休息時,對於馬刺和灰熊的賽季最後一戰,解說席議論紛紛。
馬克斯科勒曼和史蒂芬史密斯還在對喬海上一次打馬刺時的輪休耿耿於懷,中場休息時也不忘一直提著這件事。
馬克斯科勒曼表示:“灰熊半場落後4分,看上去他們要輸球了,馬刺最終的排名應該是西部第三,如果能進入第二輪,不會遭遇灰熊,只會遭遇湖人,喬海打的好算盤,他成功的給湖人送了一個強大的對手。”
史蒂芬史密斯也不斷點頭:“沒錯,下半場,或許喬海又要開始他的輪休了。”
“輪休太可惡了,球迷們去現場看球,目的是看到一場精彩的比賽,每一個球員、教練都不放棄他們的比賽,結果喬海直接讓主力輪休,這就是赤裸裸的放棄比賽,我有些想不通為什麼聯盟沒有處罰喬海。”
“按照慣例,灰熊第三節應該換上全主力,但這場比賽應該不一樣,喬海或許不會讓球隊的主力出場了,這是前幾場比賽喬海一直在做的事,主力只打半場比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