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知縣勉強爬起來見禮:“下官未能往堤上接駕,還望崔同知恕罪。”
“無妨!”崔同知是湧川府知府的副職,官居正五品,此番由他過來,看得出府裡對這次的寇患極為重視。
此時,另一個領頭的官員正溜達進來,見狀笑著道:“吳知縣重傷未愈,還是早些躺下歇著吧。”
崔同知便向眾人引見:“這位是此次監軍的中使,谷公公。”
大家忙一番見禮。
陸淇聽聞訊息,帶著陳鯛剛剛趕到,便躲在眾胥吏中偷偷望過去。
只見這位谷公公年紀挺輕,穿著一身文人儒衫,面白無鬚和煦帶笑,倒不像電視裡那些陰測測的大內高手的樣子。
等繁文縟節都結束了,崔同知從袖子裡拿出一封信來:“王主簿,你日前發書來引咎掛冠,知府大人已是知曉了。
你擅開城門,險些置城內百姓於險地,府裡本該將你罷職免官!然而知府大人念你抵禦寇患有功,功過相抵。
便姑且命你閉門思過一月,過後繼續擔任主簿一職,休要再生糊塗!”
王主簿聽罷並未應是,反而也從袖中拿出了一封信,雙手遞上:“多謝知府大人美意,下官卻有一件不情之請,還請崔同知一觀。”
開啟信掃了兩眼,崔同知猛然抬起眼睛:“王主簿!看來你這是非辭官不可了?”
“還望崔同知成全。”
吳知縣見狀,連忙阻攔道:“王主簿何必如此?”
王主簿一手把烏紗帽摘下來,對吳知縣笑笑:“老夫省得,你也不必再勸了。”
見他心意已決,崔同知便即下令:“來人!取下烏紗帽、脫下雀補服,收回印綬,罷黜王長運之官職!”
而後,崔同知再看了看書信:“本縣暫代驛丞、刑名師爺陸筠何在?”
陸淇頓時一個激靈,這兒還有她的事呢?趕忙出列。
“下官在此!”
許多雙眼睛都看了過來:“哦?這邊是那個施巧計退倭寇的陸筠秀才?”
“嗯。”崔同知上下打量了兩眼陸淇,點點頭道:“陸驛丞,如今餘縣主簿一職空缺,王長運在書信上推薦了你繼任,你可知曉?”
“啊?”陸淇愣住了。
王主簿推薦她做下一任主簿?
“崔同知請稍等,那本縣下任驛丞的人選豈不是……”吳知縣連忙擺手。
崔同知看了一眼谷公公。
谷公公正在喝茶,察覺到視線無辜地抬起頭:“同知大人儘管公辦,咱家只是一介監軍,可無意妨礙府衙官吏任免之事。”
收回目光,崔同知清了清嗓子:“既如此,陸筠陸秀才聽命!
本官命你兼任餘縣主簿與驛丞二職,名頭合一,只稱主簿,即日上任。來人,將冠帶印綬奉上!”
見陸淇還愣在那裡,吳知縣急得忙輕聲叫他:“師爺!陸筠!快答禮啊!”
“啊!”陸淇回過神來:“承蒙同知提攜抬愛,荷蒙高情,不勝榮幸!”
自餘縣建縣以來,所歷大小官吏無數,而如此年輕便身兼二職的,只此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