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事情白松知道之後,真的是百感交集,心中彷彿打碎了百味瓶。。
先說說王千意和王若伊。
簡單來說,王千意是拿自己的命來換王若伊的命。
王若伊舉報了這種事情,絕對是重大立功表現,很可能在二審判決的時候被減刑,從死刑立即執行,變成死緩。
但是,王千意...死定了。
白松考慮的,其實不是父女二人的事情,按理說,王若伊即便聽說過王千意以前的走私殺人的事情,也不會說出來。上次一審的時候,白松可是看到了,王若伊已經心存死志,不想活了,怎麼會舉報父親這麼嚴重的犯罪來圖個死緩呢?
白松想到了一個人,趙欣橋的老師。
這個事讓白松挺彆扭的。
一個幾乎必死的被告,經過一個知名教授、律師的操作,變成了死緩,無論是採取了什麼辦法,都是對她職業生涯的極大肯定,甚至可以寫個論文,如何如何。
但是,這是律師應該做的事嗎?
白松這些年也認識了不少律師,絕大部分還是很好的,誓死捍衛法律的尊嚴,趙欣橋的老師,從頭到尾其實也在維護法律,甚至還查明瞭一個新的重特大犯罪,總的來說是好的,但是不得不承認,她有著自己的私心,她是在給王若伊脫罪。
不能說她不對,但是白松有些不舒服,尤其是這個教授,是趙欣橋的導師。
這個事走到這一步,其實趙欣橋也沒有想到。她自己都不知道,自己的導師是如何地神通廣大,居然能把這個事情搞成這個結局。
是的,二審的結局...差不多就已經知道了,正如一審的時候,大家都知道王若伊一定被判死刑立即執行一般。
後天就要考試了。
考完試,這個命案忙完,白松打算去一趟上京,跟趙欣橋談談這個事情。無論如何,白松不希望,趙欣橋以後會為了名氣、為了一些比金錢更高階、卻沒什麼區別的利益,做一些有悖於原則的事情。
白松這個事想了好幾天了,他也不知道是不是自己太玻璃心了。如果是別人這樣,白松沒什麼感覺,但是那個人是趙欣橋,就不一樣了。
是的,不一樣啊。
頂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