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切都有賴於諸葛亮的教導和三國時形勢的發展,三國末年,戰爭頻繁,瘟疫橫行,人口凋零,哪怕是世家也是十步存一。三國之間都十分重視人口的增長,
人力資源絕對是佔第一位的。
蜀國為什麼能以一州之地對抗魏國十二州,靠的不就是人力嘛。何況,還有道德楷模諸葛亮的主政。因此在劉禪心中,戰爭失敗並不可怕,只要儲存下來百姓,他劉禪就能再戰。
不過呢,戰爭失敗這話肯定不能明說,被中書省看見肯定要勸諫一番的,因此劉禪才偷偷的派人將這道聖旨給了岳飛。
胡康神色充滿了震撼,他身為一個讀書人能不知道宋朝皇室是個什麼樣子嘛,如今的這道聖旨讓他有些懷疑真假。不過從宋朝開國以來,好像還從未有過偽傳聖旨的事情。
岳飛心中暗笑,他第一次看到這道聖旨時,也是這副神色。
沒辦法,怪只怪以前趙構的形象太過深入人心了,現在換了劉禪,大家都有些不適應。
“既如此,那就有勞將軍在陛下面前為我們美言了,我們必不負將軍厚愛。”胡康笑著說。
“放心。”
當胡康走出軍營,就被一大群人圍住。這些人都是起義軍的,穿著一身破破爛爛的盔甲,眼神中充滿了期盼,他們迫切的想要知道他們的未來會在哪裡。
胡康的眼神有些發紅,不過還是冷漠的說:“嶽將軍讓我們去守西城門,此戰結束之後,會給我們記一大功,並且會呈到陛下那裡。不過到時候若是誰不小心丟失城門,別怪軍法無情。”
那群起義軍的普通百姓當即就震驚了:“我們還能被陛下知道?”
“去去去,瞧你那個樣子,陛下怎麼會知道你。”
“就你樣子好。”
“反正比你好!”
“找打是不是。”
“怕你啊!”
一群人頓時吵吵鬧鬧了起來,本來還在擔心未來的這群人見到胡康的神色就安心了許多。胡康神色越冷漠,他們就越知道這事情肯定會成功。要是胡康神色開心的出來,他們就得擔心是不是胡康把他們賣了。他們什麼都不懂,但會看胡康的神色,也都知道胡康是不會背棄他們的。
“吃飯了。”
頓時一群人鳥雀烏散,胡康當即笑罵道:“這群混蛋!也不知道等等我。”
胡康,原是一個富貴之家的公子哥,喜讀書,又樂善好施,經常幫助鄰里的百姓。
在家鄉,因此常常被人稱作胡善人。金兵入侵,家鄉遭劫,不過是史書上短短的八個字,卻是滿地的流離失所,哀嚎動天。有多少本來能幸福生活的人死去了,有多少人由普通百姓變成了窮兇極惡的賊寇。北方人民的百姓不親自感受是無法體會到的。
與金兵入侵時宋朝百姓遭遇的劫難想比,現在百姓的生活可以說是十分的幸福了。沒有對比,就沒有傷害。未經他人苦,別勸他大度。
胡康的父母在戰亂中與他失散了,或者說被殺害了。因為他也不知道那燒成面目全非的兩人究竟是不是他的父母,在那樣的情況下,胡康只能與一家鄉熟知的夥伴踉踉蹌蹌的逃向南方。
但可惜的是,他不夠狠,亂世之中還保有一絲善良。兩個人雖然帶的糧食足夠,但因為胡康的接濟,使得難民們瘋狂的圍攻他們,想要搶奪他們僅剩的糧食。他那個夥伴見此,直接將胡康踹到了難民之中,並灑了一半的糧食,才逃離了出去。
可憐那胡康,因此差點丟了性命,混聲上下都是傷,甚至有許多的牙痕。再後來,他遇到了一夥人,同樣是飢腸轆轆逃難的百姓,那些人用狼一樣的眼神盯著他,彷彿他就是一盤肉一樣。胡康怕了,他忍著發麻的頭皮撒開腳丫就跑,最終脫力倒下。
好在夜晚下了一場大雨,將他從熟睡中驚醒了過來,他大笑了一場,背起空空的行囊向北方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