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差點兒忘了,還有秀春小翠兩家投進來的銀子。雖然兩家的銀子少,但年底分紅的時候,也要算他們一份的。
如果誠運能把朝廷運糧的差事擔下來,以後的誠運絕對會賺大錢。
可以說,在這之前,如果他們有銀子投進誠運,多佔一些股,絕對對自己有利,有大利。
顧天成雖然想的明白,卻依然躊躇:“蘸水筆和專用墨水是個長久賺錢的生意,就這麼讓出去,太可惜了吧?”
袁冬初卻果斷的很:“雖然蘸水筆賺錢,但和漕運二選一,還是漕運獲利更大。”
顧天成考慮再三,讓步了:“那行吧,到時候看能談下多少銀子,算伯父的入股。”
既然是大夥兒的生意,不管是借錢去鴻江船廠訂船,還是袁長河再投入銀子進誠運,都得和相關的人商議,包括另一大股東陳廣德。
而且,漕糧運輸是朝廷的大事,在朝廷沒有決斷之前,絕不能洩露了風聲。
否則,別說難以攬下漕糧運輸,說不定還會被皇帝和大臣們猜忌。
他們這兒說著話,忽然聽得院子裡嘈雜起來,人聲和馬蹄的踢踏聲響成一片。
姜成華和陳子更果然不瞎說,估計在鄧家吃完午飯,沒怎麼歇息就跑來了。
顧天成站起身:“我去看看。”
袁冬初跟著站起:“我也去。”
這次過來的,還不單單是姜成華和陳子更,鄧家少爺鄧勳也跟著來了。
原本姜成華和陳子更一行六人,帶了六匹馬。現在加上鄧勳和兩個小廝都是騎馬來的,加起來九匹馬。
投遞行後院這點地方,無論如何也放不下了。
陳子更見顧天成出來,很嫌棄的說道:“天成,你這院子不行啊。聽我的勸,你買個宅子吧。”
顧天成看他的眼神更嫌棄:“買宅子幹嘛?就為了偶爾拴幾匹馬?有那個銀子,我再湊一湊,買條船多好。”
陳子更撓了撓頭:“也是哦。”
他把顧天成想成他伯父陳家了。
就像陳府和姜府,除了自家住的大宅子,另外還有別院和莊子。京城其他地方也會置辦幾個小院子,以被偶爾有遠道的客人來京,不方便住一起的,便安排在小院子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