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當夏侯惇長槍刺出之時,才會避開了孟坦的要害,在距離他心臟數寸的地方刺了進去。
這裡雖然不是人的要害,但被長槍這麼刺進裡面,也沒有幾人能夠受得了。
夏侯惇的本意,就是想要孟坦知難而退,不要再硬撐下去了,此時如果他倒下來了,讓大夫替他治療一下傷口,以他如此強壯的體質,用不了幾天,便又能生龍活虎地站起來了。
但夏侯惇的好意,孟坦並沒有領會,他被夏侯惇一槍刺中胸膛後,不僅沒有倒下,就連哼都沒哼一聲,依舊直挺挺地看著坐在馬上的夏侯惇。
孟坦的倔強和強悍,也震驚到了周圍的人,他們還從沒見過有誰被長槍刺進胸膛後,還能面不改色站在原地不動的。
但孟坦的倔強,卻令夏侯惇下不了臺階。
他作為曹操的心腹大將,必須要嚴格執行曹操所頒佈的命令,尤其是在如今這種非常時期,一個軍隊的執行力高低,將關係到戰爭的勝負。
因此,如果夏侯惇面對膽敢違抗軍令的部下,不以嚴厲的軍法處置他們的話,那曹操的命令就難以服眾,軍中將士就不會對軍令感到畏懼,當戰鬥爆發後,也就沒有人肯堅決執行命令了。
正是因為如此,所以當夏侯惇一槍刺中孟坦的胸口,他還沒倒後,夏侯惇也不禁感到有些為難了。
他既不想傷了孟坦這個人才的性命,又不能置軍令於不顧。
夏侯惇內心權衡再三,還是咬了咬牙,大聲問道:“你讓還是不讓?”
孟坦神色堅定地回答道:“不讓。”
夏侯惇雖然不明白這個壯漢為什麼就是不肯讓開,但事已至此,也由不得他手下留情了。
於是夏侯惇怒吼一聲:“讓不讓?”
他槍隨聲至,當眾人剛聽到夏侯惇的聲音之時,孟坦的身上就又已經多出一個血洞了。
這夏侯惇的槍法還是一如既往地迅猛絕倫,在場的沒有一個人看得清他是如何出槍,又是如何刺中孟坦
身體的?
總之,每次當他出槍後,眾人只看見孟坦身上就多出一個血洞,至於過程是如何的,卻沒有一個人能看得清楚。
如此迅猛絕倫的槍法,不禁讓所有人都感到心驚膽寒,假如是在戰場上遇到這樣一個人,恐怕他們還沒弄清楚發生了什麼事,身上就已經被長槍給洞穿了。
而在場的眾人,沒有誰敢自認為能像孟坦一樣,受到長槍洞穿了身體還能屹立不倒。
這裡的絕大部分人,假如被夏侯惇的長槍刺中了身體,恐怕就是凶多吉少,九死一生了。
更不用說還是連續受到了兩次刺傷。
如果說第一槍下去,或許還有人能僥倖活下來,那這第二槍刺到身體裡,在場的人,除了孟坦之外,絕對不會再有第二個人能夠撐得住了。
但夏侯惇第二槍刺中了孟坦之後,這個倔強的男人卻依舊沒有服輸。
他就像是沒有感覺的石像一樣,任憑夏侯惇怎麼用槍刺他的身體,他也沒有吭一聲,眨一下眼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