騎兵以其速度快、靈活和殺傷力大成為偷襲營寨的常用兵種,因此透過削尖的木棒而製成的木柵欄即“鹿角”,可以有效防止敵軍騎兵的衝鋒。並且有些軍營的鹿角上綁上一些鈴鐺,在敵軍步兵移動鹿角是可以為守軍提供警報,及時有效地防止敵軍對本軍營寨的襲擊,大大提高了軍營的安全性和防偷襲性。
如今曹仁面對呂布麾下強大的幷州鐵騎,既無城池堅守,又來不及修築防禦工事,可以說是裸露在戰場上,以兗州軍的步兵方陣,直面呂布的幷州鐵騎。
首次和呂布軍的交鋒,曹軍將士們就深深領略過了這群兇猛如猛獸一般的幷州鐵騎的威力。
他們光是集體衝鋒時的氣勢,就嚇得沒經歷過大仗的青州軍四散潰逃。
如今輪到曹操的嫡系軍隊兗州軍面對幷州鐵騎,他們也同樣感到莫大的壓力。
但
兗州軍畢竟訓練有素,並且陣中的曹仁和于禁,都是統兵有方的將才,即使形式對他們不利,但他們也還是能沉著冷靜面對,而沒有慌亂。
幸好有于禁的及時提醒,曹仁才沒有轉移陣地,不然的話,曹軍後陣一撤離,幷州鐵騎又突然殺到,曹軍全隊將暴露在幷州鐵騎的鐵蹄之下,任人踐踏,即使他們拼命抵抗,也挽回不了失敗的局面了。
但如今曹軍的後方陣地並沒有移動,依舊擺出嚴密的陣型準備應戰,所以即便是突然發現幷州鐵騎殺來,他們也沒有太過驚慌。
既然曹軍無險可據守,那麼他們就只能正面和幷州鐵騎一較高下了。
不過曹仁和于禁畢竟久經沙場,又是善於帶兵打仗的將才,即便是面對來勢洶洶的幷州鐵騎,他們還是有辦法應對的。
只見在曹仁和于禁的指揮下,曹軍很快在陣前佈下了密密麻麻的鹿角。
有過之前和張遼交手的經驗後,于禁知道僅憑槍兵的拒馬陣,是不足於抵擋得住兇猛的呂布軍的。
何況呂布既然已經出現在這裡,後方的幷州鐵騎之中,說不定就有他的大將張遼。
對於這個勇猛不輸給呂布,帶兵能力又更勝呂布的猛將,于禁心中有了莫大的陰影。
但他畢竟是個優秀的將領,即便心理壓力巨大,還是能承受得住。
他們布好鹿角之後,再面對幷州鐵騎的衝鋒,勝算便能大一點,但一場惡戰還是在所難免的。
他們都有死守後陣不退的艱鉅責任,因為一旦曹軍後陣被突破,那曹軍就真的無法抵擋得住呂布的幷州鐵騎了。
所以他們即便是戰死在戰場上,也絕不能讓幷州鐵騎踏過這裡。
兩軍交鋒一觸即發。
身在中軍的郭嘉,自然知道後方發生的事情,他沒想到呂布和幷州鐵騎會這麼快就出現在戰場上。
以他認知中的騎兵行動速度,最快也只能達到虎豹騎那樣的速度而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