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他叔叔荀彧,卻不顧自己的提醒,明知道曹操有這樣的缺點,還是義無反顧地支援曹操,為他效力。
在他叔叔看來,或許覺得曹操的性格,可以透過他們的謀略彌補,然而事實確是,不論是叔叔荀彧也好,他自己也罷,還包括程昱、郭嘉、陳群、鍾繇,這麼多名士才士的共同輔佐,卻依舊改變不了這樣的結局。
因此,荀攸並不認為曹操能成就大事,因為不論他們取得多大的優勢,都很有可能被他一下敗光。
卻唯獨自己的叔叔荀彧和這個郭嘉,對曹操能成就大業深信不疑,為此荀彧還賭上了家族的未來。
作為天下名門,潁川荀氏甚至是與淮南袁氏不分上下的名門望族,他們家族中所出的高官和名人,並不比淮南袁氏少,甚至在名望上,更甚於淮南袁氏。
這也是荀攸從小到大一直引以為傲的事情,並以此為動力,鞭策自己努力讀書,爭取成為一個不遜色於家族長輩們的優秀之人,令家族以他為榮。
而他後來確實也做到了。
荀攸的名氣,
在年少之時就為世人所知,之後更是成為人盡皆知的大名士,並在朝中任黃門侍郎。
後來董卓進京,他因為忍受不了董卓獨斷專行和殘暴不仁的行為而密謀刺殺董卓。
但他密謀不成,反遭入獄。
後來董卓被殺,他才從獄中出來,並棄官回家,直到叔叔荀彧力邀他出仕,他才為了家族的興亡,不得不答應荀彧的請求,與他一起為曹操效力。
在此之前,荀攸也曾聽說過曹操的事情,知道他年輕有為,剛正不阿,任命為洛陽北部尉時,就造五色大棒十餘根,懸於衙門左右,揚言“有犯禁者,皆棒殺之”。
靈帝寵幸的宦官蹇碩的叔父蹇圖違禁夜行,曹操毫不留情,將蹇碩的叔父用五色棒處死。於是,“京師斂跡,無敢犯者”。曹操也因此得罪了十常侍,礙於其父曹嵩的關係,明升暗降,曹操被調離洛陽。
正是因為如此,荀攸才得知了這個不畏權貴的年輕人,對他刮目相看。
後來,曹操又刺殺過董卓,並號召天下諸侯討伐他。
正是因為諸侯們聯合起來共同對抗董卓,才使得這個無法無天的惡魔,逃離洛陽,遷都長安,並在那裡受到自己義子呂布刺殺,最終命喪黃泉。
當時的荀攸因為刺殺董卓的事情而被關在監獄之中,但他卻一直能收到外面的訊息,知道董卓伏誅,並得知曹操的事情。
自此,荀攸對這個名叫曹操的年輕人,心生好感,認為他將來必成大業。
但此時的荀攸,眼見漢王朝已經日薄西山,無力迴天,他也沒有了在出仕的打算,所以便棄官回家,過起了隱居的生活。
誰知道,安靜的生活沒過多久,他家族中的叔叔荀彧就找上了門來,力邀荀攸出仕,與他一起替曹操效力。
彼時的曹操,還是個沒有地盤的武裝領袖,根本比不過其他諸侯,而身為潁川荀氏的新任家主荀彧,卻沒有選擇那些勢力強大的諸侯們,而是看中了這個還沒有發跡的曹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