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曹操和郭嘉之外,如今的曹軍裡,就只有曹仁還相對比較瞭解此陣,而其他的將領,雖然粗通陣法,懂得帶兵打仗,但和能夠駕馭此陣的要求還相差甚遠。
原本,于禁是個不錯的人選,他對於陣法的瞭解,和統兵的才能,都遠超其他將領。
但于禁因為要救援夏侯淵,而離開了本隊,如今不在這裡,所以如今僅靠曹仁一人指揮八門金鎖陣的外圍。
張遼快速移動,拉扯著曹軍的陣型不得不做出改變,而剛熟悉此陣不久的曹仁,並不能快速改變八門金鎖陣的陣門,隨著張遼快速移動,而做出相應的變化。
很快,外圍的陣型,就出現了紕漏。
張遼目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了破綻,於是毫不猶豫地帶著親衛殺進了陣裡。
而實際情況也正如張遼所料,這八門金鎖陣,因為將領的能力有限,而產生破綻,並讓張遼乘機而入了。
攻入陣中的張遼,猶如虎入羊群,大殺四方,所到之處,曹軍紛紛倒下,無人能阻擋他前進。
曹仁見狀,更是慌了起來,他本就還未能駕馭得住數萬人的八門金鎖大陣,面對一般的敵人時,還能遊刃有餘,可是一旦面對張遼、呂布這樣強大的對手,就顯得力不從心了。
尤其是當張遼破陣之後,曹仁更是無法像于禁那樣迅速調整陣型,只能任由張遼在陣內橫衝直撞。
眼看再這樣下去,曹軍將會遭受更大損失,於是郭嘉對曹操諫言道:“主公,此陣陣型已破,想要再困住呂布已是無能為力,郭嘉以為,我軍應當重新休整,然後再做打算。”
曹操如何不知道這個情況?只是好不容易將呂布困入了八門金鎖陣,一旦將他放走,便是放虎歸山,將來再和他決戰,勝負如何,便很難預料了。
曹操嘆了一口氣,在如此難以抉擇的情況之下,他還是很快就下了決定,於是他命令執旗旗手,指揮曹軍徐徐後退。
並不是曹
操不想除掉呂布,相反,在如此難得的機會下困住呂布,即便會付出重大的傷亡代價,曹操也會毫不猶豫的堅持下去。
但八門金鎖陣的陣型已破,以曹仁的能力,不足以指揮這隻數萬人的大陣進行快速變換,彌補陣型的破綻。
而曹操本人需要在陣中統籌指揮整個陣型的變化,不能分身去代替曹仁指揮陣門。
郭嘉則是負責困住呂布的重要位置,更不能離開半步。
而其他將領,對於此陣並不瞭解,所以無法駕馭得住如此規模的八門金鎖陣,如果勉強上陣,只會適得其反,讓整個陣型混亂,不攻自破。
正是因為這樣的原因,所以看似威力巨大的八門金鎖陣,其實隱藏著巨大的破綻,而這個破綻又剛好被張遼識破,並果斷的攻進陣中。
如果不是有張遼這樣有勇有謀的猛將前來營救呂布,這呂布被困在八門金鎖陣中久了,必然會力竭被擒,那樣的話,他們就全軍覆滅了。
但似乎老天註定呂布命不該絕,他的陣中偏偏有張遼這樣的猛將,在危難時刻,不顧安危,率領數百親衛攻破了曹操的八門金鎖陣,讓呂布得以獲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