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在曹軍陣中,除了曹操自己精通此陣之外,還有曹仁熟悉此陣法。
曹仁原本就是個善於統兵的將領,對於陣法的研習,也比其他人更熱衷,當初曹操在演武場初用此陣,擒住發狂的許褚,曹仁就對此陣痴迷不已。
待曹操將陣法傳授給他後,曹仁便廢寢忘食專研此陣,到如今,他已經能初窺此陣法的門徑了。
雖說還不能達到曹操這樣爐火純青的地步,但用來困住這個有勇無謀,不識此陣法的呂布,還是綽綽有餘的。
除此之外,郭嘉也是個精通兵法、陣法之人。
雖然這陣法並不是他所創,但以郭嘉對於陣法的瞭解,只是看過曹操用過一次,便已經知曉其中的奧妙,並能將其運用起來了。
這就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曹
仁花費那麼多時間和精力,去苦苦專研這個陣法,卻比不上郭嘉片刻就領悟到的境界。
不過,反過來說,如果比較武藝的話,那他們之間的差距就反過來了,就算郭嘉再怎麼鍛鍊也不可能像曹仁這樣的武將強大,這同樣也是人與人之間的差距。
不過,曹仁能夠透過刻苦專研,初步學會這套陣法,就已經很不容易了,至於其他將領,衝鋒陷陣不在話下,但要說到擅長排兵佈陣的人,就算在曹操軍中,也寥寥可數,更別說其他人了。
這曹操、郭嘉自不用說,曹仁算一個,于禁也可以,除此之外,其他的將領,更多的只是帶兵打仗,但要說到對於陣法的研究,就十分粗淺了。
所以很多時候,眾人帶領士兵打仗,僅僅是帶著士兵一擁而上,而不講究陣型。
這在如今的時代,是十分常見的,畢竟要想在混戰之中,一邊廝殺,一邊讓軍隊保持好戰陣,是不可能的,絕大多數時候,都是兩軍一交鋒,陣型就亂了,根本沒有什麼講究,就是互相混戰,哪邊的人兵強馬壯,哪邊勝算就大。
而講究陣型的變化,透過嚴謹的方陣,擊敗敵軍的例子,並不是沒有,只是這樣精通兵法戰陣的將領實在太少了,所以才更顯得彌足珍貴。
這曹操自幼熟讀兵書,弓馬嫻熟,對於行軍打仗,排兵佈陣,有極高的天賦,所以他才能從八門遁甲之術中研究出這個“八門金鎖陣”來。
這陣法的威力,只有在戰場之上才能發揮出來,而且是人數越多,威力也就越大。
它就像一個由人群構成的迷宮,複雜多變,變化無窮。
並且在這陣中,處處隱藏著殺機,如果不明白此陣奧妙之人,被引入陣中之後,誤入“死門”之中,那便是九死一生,險象環生。
如今的呂布,正是被曹操所佈的“八門金鎖陣”,引入了最兇險的“死門”之中。
換做一般人,如果進入這裡,那就必死無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