奉孝說道:“子揚,你可要想清楚,我們根本帶不走她,而且她的傷勢這麼嚴重,別說我們背不動,就算能背得動,她也會因為傷勢過重而死在路上的。”
子揚知道奉孝說的不錯,雖然他們都不是醫生,但卻讀過不少醫書。
他們對於醫學的瞭解,甚至高於一般郎中大夫。
這也是那個叫奉孝的男孩為什麼從一開始就說妹姝是個將死之人,不值得救,並非是他冷血無情,而是他知道,受了這麼重的傷的人,到現在還沒死,就已經是奇蹟了,但想要救活她,完全是天方夜譚。
他們的老師自然是清楚這一點的,所以當奉孝提出反駁的話時,他也沒說什麼,而是任由這兩個孩子自己做判斷。
但子揚卻不那麼認為,他覺得,既然讓他們在這裡碰到這個少女,就是老天的旨意,是希望他們救一救這個可憐的女孩。
子揚天性善良,又天真無比,認為這世界沒有善惡之分,有的只是對與錯的差別。
他們本不是壞人,但眼見一個受了重傷,絕望無助的女孩躺在面前,卻不援之以手,便是錯誤的選擇,便是為惡,這樣一來,他們也就變成惡人了。
子揚的說法有時候也會讓奉孝難以辯駁,因為他們的出發點不同,奉孝是一個十分現實的人,雖然他小小年紀就才華橫溢,就連他們的老師也感到驚歎,但正是因為對事物認知太快,他的內心也早熟於同齡人。
對於所見所聞的事物,他都極其理性,不會像他的好友子揚那樣充滿幻想,對已經很明顯的事情仍抱有期待。
所以奉孝一直都在勸說他,想讓他改變那種天真幼稚的想法。
這對於一個本就還是孩子的人還說,簡直就是匪夷所思的事情,但他們本就不是一般人,智慧和才學都不是常人可比,即便他們年齡還小,卻有遠超年齡的思維和智慧,這就是非常之人的非常之處了。
這時子揚說道:“那我就在這裡醫治她,我一定能將她救活的!”
子揚的話令所有人都吃了一驚,不光是妹姝本人,就連奉孝和他們的老師也因為他的這句話而感到驚訝。
妹姝沒想到這個名叫子揚的小男孩,居然是認真的,看到她傷成這樣,一般的小孩早就嚇得哭著跑走了,可這個男孩,非但沒有被嚇跑,還大言不慚的說想要救她。
妹姝第一次聽到子揚關心的話時,以為他是在裝模作樣,所以當她聽到奉孝說她沒救,要放棄她的時候,就連子揚也一起恨了。
但是當她再一次聽到子揚堅決地說要救她的時候,她的心卻不禁顫動了一下。
那種感覺,是久違的溫暖,竟一時之間讓妹姝有種流淚的衝動。
她印象中上一次有人關心她的時候,還要追溯到很小的時候,她記得自己生病的時候,她的父親翻山越嶺地帶著她去求醫治病。
他父親的樣子,妹姝已經記不太清了,只知道他有一個堅實寬闊的肩膀,和溫柔又堅強的個性,在妹姝病重之時,是他不斷鼓勵著幼時的妹姝要勇敢堅強,一定能戰勝病魔。
如今她的父母早已不在,關心她的人也沒有了,妹姝能體會到的,只有殘酷的現實,和險惡的人心。
只是此時此刻,當一個比她還小的男孩突然從口中說出關心的話來,卻還是讓這個冷血無情的少女殺手,內心觸動起來。
不過,那也只是一瞬間的事情,妹姝很快又心如寒冰了起來,因為她見識過了無數欺騙和謊言。
她當年就是被騙到臨冬宮的,她堅信,如果不是當年的幼稚和天真,自己仍在父母的身邊,享受著親人的溫情。
所以,她對於謊言尤為憎恨,這種恨,甚至超過了那些欺凌過她的人。
因此,當她感覺子揚的話可能又是一個謊言的時候,她那原本已經暗淡無光的眼神,突然冒出了兇光,然後不知從哪裡湧出了一股力氣,猛地撲向了面前那個穿著白衣的男孩。
“子揚小心!”
看到這個奄奄一息的少女居然猛撲了上來,一旁的奉孝大聲提醒了起來。
但他們的反應哪有那少女快?
別說子揚就站在受了重傷的少女面前,根本來不及反應,就算在給他片刻的功夫,以他那遲鈍的反應力,也一樣躲不開。
轉眼間,那受了重傷的少女已經咬住了子揚的手臂,她恨這些人恨得咬牙切齒,所以當她下口咬住子揚的手時,也是使出了全力。
因此,子揚只覺得自己手腕上一陣劇烈的疼痛,那受重傷的少女,竟將他的手臂咬出了血來。
也虧了妹姝重傷之後沒有力氣,要不是氣憤到了極點,她甚至連動都動不了。
但即便是因為憤怒而爆發出的力氣,經過剛才那一撲之後,已經用光全身僅剩的力氣了,所以她雖然咬住了子揚的手臂,並狠狠地咬出了血來,但她也無法再進一步咬下去了,不然的話,以妹姝如此剛烈的脾氣,非把子揚那白淨細嫩的手臂給咬斷不可。
只見子揚露出了痛苦的表情,他眼角都流出眼淚了,但奇怪的是,面對這樣的變故,他非但沒有驚慌求助,反而強忍著手臂的劇痛,用自己身上的白衣,為妹姝擦起了傷口來。
子揚潔白的衣裳擦在妹姝身上時,她就像受到電擊一樣顫抖了一下。
雖說傷口上的疼痛很強烈,但她早已經習慣了疼痛的感覺,不管是在臨冬宮的時候被那些該死的宦官們毒打,還是在訓練中受到的傷,都已經讓她對疼痛感到麻木,即便是最強烈的疼痛,她也能忍受得住,但唯獨別人對她的關懷和溫柔,讓這個內心冰冷的女殺手,十分敏感,所以當子揚被她咬到手臂之後,非但沒有掙脫她的嘴,反而還為她擦起了傷口來的時候,不禁讓這個女孩深深震撼了起來。
這違反常理的舉動,再次令所有人都驚訝了。
子揚的好友奉孝,本想上前幫助他,但他們的老師卻拉住了奉孝的手,並微笑著搖了搖頭,似乎這個充滿智慧的長者,早已看透了一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