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自從郭嘉醒後,就開始全力收集各地諸侯的情報。
為了提高效率,他特地把自己最好的諜報部隊黑百舌給調到了徐州。
原本,這些精銳的諜報小隊,都分散在各地,從事收集情報,和其他秘密工作。
但自從曹操受到至親亡故的影響之後,性情大變,打亂了郭嘉的進攻計劃後,他不得不採取極端的措施,將分散在各地的精銳部下都聚集到了徐州。
看得出來,他是將這裡當作了決定曹軍生死存亡的決戰之地,必須要使出所有能用的手段和計謀,才能讓逐漸陷入危機之中的曹軍化險為夷。
而這一次的計劃,早在劉備和田楷的援軍到達他們駐軍之地前,就已經開始了。
對於各地前來馳援陶謙的援軍,郭嘉早已經分析過了,能對曹軍構成些許威脅的,只有這隻來自青州的田楷軍。
相比於行軍緩慢,遲遲未到戰場的孔融,田楷和他的軍隊,在向徐州城進發的道路上,似乎並沒有太多的遲疑,他們一路進逼到距離曹軍陣地僅兩山相隔的地方。
站在山頂上,兩軍甚至能隔岸相望。
但與此同時,這裡也是郭嘉早就已經佈下精銳黑百舌的地方。
因為他早就預料到田楷如果一路前進,一定會在這裡駐紮下來,對於兵法的瞭解,郭嘉可比他們理解透徹得太多了。
當黑百舌探知劉備三兄弟,還有趙雲的援軍,將要夜襲曹軍陣地的時候,郭嘉應對的計謀,也就隨之而來了。
曹軍的陣地,其實遠比劉備他們所瞭解的更森嚴,要不是郭嘉另有打算,要利用劉備他們,那一晚劉備貿然之下向徐州城突圍,就已經有去無回了,怎麼還可能到得了徐州城?
郭嘉的計劃,就是想讓劉備這個不畏曹軍的強大和危險,義無反顧地殺向徐州城的勇士,代替老弱無能的陶謙
,掌管徐州,在曹軍撤離徐州之後,還能保住這塊地方不會被另一個敵人袁術所吞併。
對郭嘉而言,劉備和袁術,都是他這盤棋上的棋子,根本不足以稱之為對手,因為他們的一舉一動,都是在郭嘉的計劃之中,郭嘉就是要讓這兩個棋子,令至關重要的徐州保持現狀,既不能擴張,也不會被吞併,總之,就是不能使其成為曹軍的威脅。
因為如今的曹軍,將要面對一個更為棘手的敵人,容不得身後再出現能威脅他們安危的敵人了。
劉備的出現,很好地平衡了這種微妙的關係。
劉備替代了老邁無能的陶謙,成為徐州的新主人之後,就能保證徐州不會輕易地落入袁術之手。
因為對於袁術來說,正需要一個像劉備這樣旗鼓相當的對手來制約,才能安安分分地留在這裡,無暇顧及兗州。
這兩個原本應該是盟友的人,卻因為郭嘉設的一個小計謀,並且僅用了曹操的一封信,就引得貪婪的袁術發兵攻打徐州了。
這樣一來,本來會威脅到曹操的敵人,一下就少了兩個,今後他們會只顧著互相廝殺,而無暇與曹操爭鬥。
這便是郭嘉想要的結果。
那晚,劉備帶著所剩不多的援軍進入徐州城後,黑百舌也乘著城門開啟,一片混亂之際,悄悄的潛入城中。
對於他們來說,混入狼狽的劉備軍中,乘機入城,簡直是太簡單了,如果不是劉備夜襲曹軍陣地,他們也不會有這麼好的機會,能在亂戰之中輕易的混進慌忙逃命的劉備軍之中,一起進入了徐州城裡,並潛伏在民舍中,監視著徐州城中的一舉一動,同時和曹軍關係曖昧的陳氏父子接觸,試圖拉攏他們替曹操效力。
陳氏父子老奸巨猾,猶如牆頭草一般,只要哪一邊有優勢,他們就會倒向哪邊,全憑利益決定替誰效力。
如今曹操想要撤離徐州的意圖被他們父子倆察覺到
,就更難取得他們的支援,說不定,這兩個見利忘義之徒,還會乘曹操撤退之際,反咬一口。
不過,郭嘉設計將劉備引到徐州城之後,情況又完全不同了。
思慕明主久矣的陳登,在遇到劉備之後,如同歷經漫漫長夜之後看到了陽光的人,激動之心難以掩飾,以至於違背了父親陳珪一直教導他,唯利是圖的初衷,竟全心全意地輔佐起了劉備,甚至不惜做出與父親的政見相左的行為,讓他的父親陳珪,很是為難,對他罵也不是,贊成也不是,只能選擇默許自己兒子的做法,畢竟年輕人難免衝動,不經歷一些挫折,是體會不到長輩苦口婆心的勸誡的。
所以,當關羽提出要夜襲曹軍的軍營之後,急於表現自己的陳登,也十分贊成這個冒險的做法。
不得已,劉備只能讓關羽和趙雲乘曹軍還未攻城之前,冒險去試一試運氣,夜襲曹營,萬一真的成功了,那他們便還有一線生機,不然的話,一旦數十萬曹軍開始攻城,那麼徐州城就只有滅亡的一途了。
此時的陳珪和陳登都知道,曹軍已有撤退的打算了,即便他們不冒這個險,出城夜襲曹營,曹軍很大機率也會在這幾天就撤軍的,因為他們收到了訊息,得知兗州已經岌岌可危,曹操不可能放著苦心經營多年的兗州不顧,而來佔據一個早已千瘡百孔的徐州,所以他父親陳珪原本的打算就是靜觀其變,待曹軍真的退卻,他們再坐收漁翁之利不遲。
這便是典型的商人思維,只要有利益在,不管是曾經對誰效忠,下一刻也完全可以變成敵人,而衡量敵友的唯一標準,就是有沒有利益可圖了。
但陳登就是衝動,他沸騰的熱血一下衝破了理智,一改以往冷靜沉著的個性,選擇激進的做法,想要取得更大的成果,不僅是為劉備,也是為了自己,能在徐州取得更大的威望,同時也想讓天下人知道,他陳登的才智,絕不在曹操和他的謀士之下,陳登就是想要一鳴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