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倒是夏侯惇公子,被生石灰粉進到了眼睛,我雖然幫他清理過了,而且敷了藥,但會不會失明卻還不好說……”
大夫的一句話讓一旁的曹操如墜冰窟,萬一夏侯惇真的雙目失明,那要比殺了他還痛苦,因為夏侯惇可是個自尊心十分要強的人,對他來說,雙目失明後既不能騎馬射箭,又不能上陣殺敵,那無異於一個廢人,還不如讓他死了痛快。
“怎麼會弄成這樣?”
曹嵩聽了大夫的話後,滿臉愁容,在他身旁的叔叔則抱怨道:“我就知道這小子遲早會闖出禍來,跟大哥你提醒了多少次你就是不聽!”
此時的曹操因為今天的事情早已煩躁得不行,聽到他叔叔在一旁不停地抱怨,曹操怒不可遏,猛然間瞪了他一眼,手上沾過鮮血之後的曹操,從氣質上已不同於往,有了一股真正的殺氣。
他叔叔說得正起勁,突然間和曹操對望了一眼,頓時被曹操的這股殺氣給震懾住了,立馬收了聲,不敢再多話。
但一旁的曹嵩一心擔憂著曹洪和夏侯惇的傷勢,對曹操的舉動毫不知情,只見曹嵩說道:“都這種時候了,再說這些話又有什麼用?現在最主要的是想辦法治好他們,不然我怎麼對他們的父母交代?”
他們回到曹莊後就直接來到了曹操的家,然後找來了大夫,至於曹洪的父母,雖然也住在曹莊,但因為有事外出,所以一時沒有通知到,而夏侯惇的父母更是遠在他鄉,這一次只有他們兩兄弟來曹莊幫忙做農活,想不到就出了這種事情。
“妙才呢?”
說到夏侯惇兄弟,曹嵩突然意識到周圍不見夏侯淵的身影,於是便問了一句。
曹嵩不經意的一句問話,卻讓曹操如同耳畔邊響起一聲驚雷,驚得他渾身一震,冷汗都冒了出來。
曹操用顫抖的聲音問道:“怎麼,妙才沒跟我們回來嗎?”
“自己兄弟跟沒跟回來都
不知道……”
曹操的叔叔習慣性地說了一句風涼話,但突然又想起剛才曹操那可怕的眼神,於是話沒說完就硬生生吞了回去。
曹操沒空搭理他,此時他腦子裡想的只有夏侯淵,因為路上他整個人都魂不守舍,以至於夏侯淵跟沒跟回來他都沒注意,直到此時曹嵩提醒,曹操才意識到夏侯淵不在這裡,他立馬感覺不妙,於是急忙轉身向曹仁詢問道:“妙才不是跟著我們一起回來的嗎?他什麼時候走的?”
曹操因為激動,語氣逐漸重了起來,像是質問曹仁一般。
曹仁一聲不吭,側過頭不敢面對曹操。
曹操見曹仁似乎有事隱瞞,便已經猜到了八九成,但為了確認這件事情,他還是向夏侯惇問了一聲:“妙才沒跟我們一起回來對嗎?”
曹操問這句話的時候聲音已經發顫了。
夏侯惇站立在他們的身後,此時他的雙眼被大夫用藥敷過之後,用黑布給蒙上了,他們自從回來之後就一直沒說過話,曹操心裡太亂,也沒在意到這些細節,此時回想起來,原來是另有隱情。
見夏侯惇也不出聲,曹操便大吼了一聲:“我知道他去了哪裡!”
說著,曹操衝出了門。
曹嵩不明所以,連忙問道:“孟德你這是要去做什麼?”卻不見曹操回答。
只見曹操出門後,拉過一匹馬,然後頭也不回地疾馳而去了。
曹操料到夏侯淵是瞞著他去牛莊頂罪了,他這個人,總是意氣用事,曹操明明已經說了他自己要承擔自己的罪責,可夏侯淵表面上雖然敷衍了過去,卻乘著曹操不注意,偷偷離開了。
在得知夏侯淵為了自己去頂罪後,曹操是又氣又急,他們回來到曹莊已經好一段時間了,不知道夏侯淵此時到了牛莊沒?如果到了,牛莊的人會怎樣對他?
一想到復仇心切的人們可能對夏侯淵使出的手段
,曹操就直冒冷汗,他快馬加鞭,想要趕在夏侯淵出事之前到達那裡。
曹操心裡默默祈禱:希望夏侯淵不要走的太快。
牛莊距離曹莊約十里路程,兩個莊子都是大莊,曹姓家中因為出了曹嵩這位高官,而家世顯赫,連帶整個曹莊也跟著出了名。
而隔壁的牛莊,則是因為有個縣尉做靠山,數年間強佔了周圍的不少山林良田,因此迅速壯大起來,名聲卻比曹莊差了不是一點半點。
而這數年之間被牛莊強佔了田地的農戶,成為了無家可歸的流民,幸好曹嵩生性溫厚,不忍看見這些流民過著飢寒交迫的生活,所以將他們招收到了曹莊裡,並給他們居住的房子,和可以耕種的田地,到了歲末,才象徵性地收取一些田租,因此曹嵩在百姓間有著很高的聲望。
但光是收留流民是無法解決問題的,因為曹莊的土地有限,不能總是接收逐漸增加的流民,因此曹嵩不得已向朝廷彙報了當地縣尉貪贓枉法,強佔百姓林地的事情。
原本以曹嵩這樣的顯赫高官舉報一個地方縣尉,是不費吹灰之力的事情,就連打個噴嚏都能讓這個縣尉屁滾尿流,可事情卻遠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原來這個縣尉也和朝中的一個高官有關係,那就是十常侍之一的蹇碩。
十常侍橫徵暴斂,賣官鬻爵,他們的父兄子弟遍佈天下,橫行鄉里,禍害百姓,無官敢管,這蹇碩更是深受漢靈帝寵信,他的親戚在縣裡明目張膽的貪贓枉法,強佔百姓林地,雖然很多人知道,卻一直沒人敢出頭舉報他,就是怕他依仗著賽碩的庇護,非但毫髮無損,將來還要反過來報復那些舉報過他的人,到時候就真的要遭殃了。
這曹嵩雖然替當地百姓出了頭,在朝上告了這個作惡多端的縣尉,但曹嵩為人過於正直,平時沒有和其他官員同流合汙,所以當他在朝中發話時,聲援他的人寥寥無幾,相反,縣尉因為有蹇碩的庇護,又花費了大量錢財打點上下,因此得以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