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個店鋪的門前都掛有不同顏色的招旗,木柱上懸掛著長條形黃色燈籠。
可謂是民韻醇厚,這樣的顏色才襯得起那鳴沙山的厚重背景,才稱得上是大漠邊城。
而小鎮的北面是浩瀚無垠的鳴沙山沙漠,南面則是一片鬱鬱蔥蔥的沙漠綠洲,這其實就是陳晚安做夢都想要追求的地方。
似乎也是所有的在鋼筋水泥的城市裡呆久了,活膩了的人想轉換的環境吧,住上幾天,換一個心情,換一種生活方式,若《新龍門客棧》的羌笛聲還在你腦海裡縈繞,那麼今天就該去尋找自己的邊城小鎮了。
陳晚安揹著揹包,往裡慢慢走著,月牙泉小鎮的入口有一堵壁畫牆,人物造型精緻,色彩運用得當,走近細看,這滿壁風動,天衣飛揚,絕不是普通的工匠塗鴉之作,而是有藝術造詣的人的精心手繪。
其實這是中國華夏文化遺產基金會千年敦煌專項基金和西安美院特殊教育學院的一次合作,邀請了一些特殊聽障藝術學生進行的研學活動。
他們一起來到小鎮,參觀了莫高窟,進行了研究學習之後,共同手繪了一副“無聲守護牆”的巨型壁畫。
夜深的時候這漫天菩薩會在光影中,在月光裡變得更加夢幻。
無聲守護牆的四周是一大片沙地,可供大人沙療,可供孩子玩耍,沙地之中有幾段殘垣,一株烽火臺,都是漢代古物,也是千年敦煌基金會於風沙氾濫處尋來,放置於小鎮之中加以保護,也供遊人瞻仰。
而且說到古物,小鎮內還有一棟明代時的財神廟,一磚一瓦,一窗一欞皆帶著歷史的古舊感,至少是省級的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了。
沒有過多的裝飾,卻透著黃土高坡上的質樸感,既是小鎮的風景,又是小鎮氣質的引領者,有了它,這大漠邊城才顯得完整。
陳晚安走進財神廟。
財神廟內,還有四幅道教壁畫,八仙過海各顯神通。
有財神爺,那小鎮內就必然有商賈,商賈雲集,人來人往,這小鎮才算是有生氣,最打眼的一家叫作致麟辣椒坊,因為它家門口有一頭毛驢,還有一椿大石磨。
陳晚安好奇的沿著這鋪就黃沙的石板路向著毛驢走了過去,它脾氣很好,只是安靜的看著陳晚安,兩隻大眼睛可愛得很,陳晚安忐忑的向它伸出了手......
“摸吧,沒事,老實得很”,老闆的聲音從裡屋傳了出來。
陳晚安回過頭對著老闆笑了笑
“我剛把驢掛出來,準備碾辣子,這驢可是我們小鎮的明星呢。”老闆笑著說。
陳晚安進到裡面,老闆正端著一簸箕辣子準備碾磨,陳晚安也就坐了下來,一邊看個稀奇,一邊和板聊天,原來老闆叫郭致麟,這致麟辣椒坊就是他家的祖傳手藝,是採用傳統的工藝製作辣椒麵,從碾磨到炒制到焙乾都是親手完成。
陳晚安問道:“現在都是機器磨了,你為啥還養頭毛驢做這笨事啊!”
“老祖宗的手藝,石磨子磨的才均勻,辣子才香啊!”老闆說完,又是一聲吆喝,低下頭繼續趕驢。
老闆似乎對陳晚安的說法有點生氣了,默默的幹活,不再看陳晚安一眼,但陳晚安卻一點也不介意。
現在生活中就缺少這樣的人認死理的人,遵循幾百年來傳統的技法,不投機,不取巧,他們做的東西才好吃。
從辣椒坊出來,陳晚安真的是對這個小鎮死心塌地了,那就找個地方住下吧,鴻無客棧的襟旗突然就這麼映入了眼簾。
當然陳晚安也是後來才知道,小鎮裡一共有6家客棧,而這鴻無客棧就是這小鎮裡最大的一家,也是房間條件最好的一家,沿著臺階上了二樓,店老闆很熱情的迎了出來,給我各種介紹。
老闆姓郭,是一個信佛之人,所以就到這敦煌的月牙泉小鎮開了這間客棧,把自己一生的積蓄都投了進來,日常照料這家客棧,有空了就去對面的雷音古寺學佛敬佛。
在客棧的公共區域放置著郭老闆日常收集的西北地區的老物件,做工精緻,惹人喜歡,也裝點了整個店鋪,多了幾分文化氣息。
陳晚安留意了一下酒店獨特的裝潢風格,刻意採用了一些天然的環保材料讓居住者更加舒心安全,這滿屋的矽藻泥噴塗應該也花了不少錢吧,陳晚安好奇的問了郭老闆。
“300多萬呢,用的都是天然材料啊!雖是短住的遊客,但也不能坑人家啊”老闆笑著說。
果然信佛的人,還都是心存善意的!
陳晚安反而有點擔心起老闆的經營狀況了,畢竟這地方還不那麼知名,就問他生意如何,他一臉驕傲的說:“暑假、國慶、春節這些旺季基本上房間都能住得滿,今天就只剩下了兩間,你運氣好,還可以挑一挑。”
客棧大約有兩種房型,一種是帶磚炕的,一種是榻榻米,磚炕很大,差不多能睡四五個人的樣子,陳晚安毫不猶豫選擇了磚炕。
畢竟上次在雪鄉睡的火炕是非常舒服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