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再苦一苦百姓了。”
嘉靖帝搖搖頭,打斷道:“這個罵名惟中你擔不起,朕也擔不起!”
那就只能打商人的主意了。
幾位重臣聞弦知意,只是很快又眉頭緊皺。
打商人的主意,這已經不是第一次了。
本質上,嘉靖帝同意嚴黨改稻為桑,就是希冀透過產業升級,充盈國庫。
可隨著新安江決堤,一場令所有人都措手不及的洪澇,完全打亂了朝廷的佈局。
誰能想到,年初至今,時時提防黃河水患,卻是長江先出了問題。
可以說,改稻為桑到眼下這個局面,是所有人都預料不到的。
原本打算透過兼併百姓田地的方式來補足虧空,可隨著洪水肆虐,朝廷連賑災的銀子尚且籌不到,只能眼睜睜地看著鄉紳大戶們肆意兼併百姓田地。
看著啞口無言的幾位重臣,嘉靖帝也意識到了癥結所在,“這麼說,我們現在陷入死穴了?”
嘉靖帝比誰都清楚,國庫沒錢,大臣們有錢,地方官府沒錢,官員們卻有錢,老百姓沒錢,而士豪劣紳們卻一個比一個有錢。
否則,拿什麼解釋,大明每年海貿、邊貿淨入上千萬兩銀子,國庫卻乾淨得連耗子都懶得光顧。
“必要時候,可以殺上一批救救急!”
沉默許久,嘉靖帝淡淡開口,話語裡卻帶著無盡的殺氣。
“這......”嚴嵩有心勸阻。
嘉靖帝擺擺手:“你們下去之後,再議一議,儘快給朕一份名單。”
“總之,賑災之事,不能再拖下去了!”
“朕也乏了,爾等都回去商議,斟酌著辦吧。”
說完,嘉靖帝當即命黃錦將幾位重臣請了出去,眸光直直地看著這些朝廷重臣們的背影,也不知道在想什麼。
伴隨著嘉靖帝在大朝會的講話傳播出去,頓時引起了京中百姓的熱議,並以一種驚人的速度,向兩京一十三省擴散。
嘉靖帝這個已經領導了大明朝三十年踽踽獨行的帝王,在奉天殿關於賑災一事充滿魄力的講話,在極大程度上提振了京中百姓的民心士氣。
許多流言蜚語,都被嘉靖帝這一番講話沖垮,消散於無形。
這讓京中早已習慣嘉靖帝不理朝政的大小官員感到錯愕的同時,也不免吃了一驚。
范進在工部自然也聽說了此事,在感慨了一番風雨欲來之後,便悄然抹去了李窗在工部報業署的名字。
李窗已經被他安排去浙江干髒活,自然不能再放在工部閒置。
似這等‘南宮大仙,搏一世仙’的人物,完全可以去往更大的舞臺一展所長。
工部多一個李窗不多,少一個了李窗不少,豈能為了些須小事,耽誤了真正的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