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是死後下十八層地獄,朕也不會認這個賬!”
“朕為大明辛苦了半輩子,朕沒有錯......”
嘉靖帝伴隨著自己的怒吼聲醒來,一腳踹翻了身側的嬪妃,踉蹌著跑到衣鏡前,看著鏡子裡的自己。
耳側還回響著成祖的呵斥,“你照照鏡子,你哪兒有一點帝王氣象啊!”
嘉靖帝面目猙獰,一拳砸在銅鏡前,手上淌了一手的血。
此刻,高坐奉天殿龍椅之上,嘉靖帝緩步走了下來,“近日,京中的流言,想必大家都聽說了吧?”
群臣聞言,立時交頭接耳,小聲議論。
大明朝風雲飄搖,各種流言蜚語層出不窮,其中絕大多是,都是直直地指向了嘉靖帝,什麼二十年不上朝,名為玄修,暗操獨治,外用嚴黨,內用宦努,一意搜刮天下民財,厲行一君獨治,跟真正的流言比起來,簡直就是不值一提。
更有甚者,不吝直言,大明朝將亡。
“微臣有奏!”
還不等嘉靖帝發作,督察院的一名老御使便昂首闊步,走了出來,拱手便要奏事。
嘉靖帝面露不愉,嘴角輕扯,呵斥道:“沒聽見朕說,今日不許奏事嗎?”
“臣懇請陛下,下罪己詔,以安天下臣民之心。”老御使身量愈發挺拔,猶如一株老松,沒有半點退卻。
嘉靖帝怒極反笑,“好膽!”
群臣噤若寒蟬,皆是口不敢言。
嘉靖帝剋制內心怒火,眸中閃過危險的光芒,“退下吧,難得今日開大朝會,不宜見血。”
老御使不為所動,如同腳下生根。
“看來,你,或者說你和你後面的那些人,今日是打定了主意,要讓朕下罪己詔了。”嘉靖帝冷笑,“朕向來最愛英雄好漢,既然你有意,那朕便成全你!”
“來人,把他給朕叉出去,夷九族,不,夷十族!”
“朕倒也看看,有多少腦袋,夠朕砍的......”
發落了一通,嘉靖帝有些索然無味地返回高臺,也不坐,就那麼直直地站著,“天底下所有人都在指著朕,都在罵朕,說這一切都是朕的過錯。”
“朕百思不得其解,難道錯全是朕的,你們就沒有錯麼?”
劇烈喘息了一陣,嘉靖帝服下黃錦送過來的丹丸,待情緒平復之後,擲地有聲道:
“朕不明白,我大明朝不過是遭遇了些許磨難,些許考驗,為什麼大家卻都在討論著項羽被困垓下,彷彿這一場滔天洪水下來,我大明朝註定了凶多吉少!”
“遙想三十年前,皇兄早去,朕臨危受命,克繼大統,自此開啟了皇帝生涯,天下民心遂歸於一統,天下臣民莫不歡欣雀躍,真可謂是佔盡天時。”
“那種勃勃生機,萬物競發的境界猶在眼前......”
“諸位不妨想想,彼時我大明朝面對的困難難道就少嗎?”
見不少朝臣陷入沉思,也有不少朝臣不以為然,嘉靖帝一揮手,繼續道:“不管怎麼講,我大明朝正值頂峰,優勢在我!”
“患難可以考驗一個人的品格,非常的境遇方能彰顯非常的氣節,風平浪靜的海面,所有船隻都可以並驅競勝,命運的鐵拳集中要害的時候,只有大智大勇的人才能夠處之泰然。”
“我們終將在見證歷史的同時,創造出嶄新的歷史,而且絕不會後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