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愛卿在翰林院可還待得習慣?”嘉靖帝將雙手負在身後,旋即又朝著龍椅走去,緩緩落座。
“回稟聖上,俱都還習慣。”
正待范進思忖,嘉靖帝為何命他前來萬壽宮覲見之時,嘉靖帝又道:“猶記得見範愛卿,還是在上表謝恩之日。”
“細細想來,不知覺間,竟已過了月餘時日......”
似是想到了什麼,嘉靖帝饒有興致地說道:“朕聽說,範愛卿在掌管翰林院藏書閣之時,琢磨出了一套別出心裁的法子?
快跟朕好好說一說。”
雖然覺得嘉靖帝有些話癆,但自我表功的機會就在眼前,范進當即便把自己那套參照洪武正韻,結合後世藏書閣管理辦法的法子,詳細述說了一遍。
當然,其中也不可避免地使用上了一些類似於“覆盤”、“賦能”、“加持”、“沉澱”、“倒逼”、“協同”之類的術語。
關於這些,嘉靖帝已經從傳旨小太監口中聽到了一二,初時還想不明白,現在聽了個全面,就更覺得頭昏腦脹。
不得已之下,為了掩飾自己的尷尬,嘉靖帝下意識呷了口茶,定了定神方才開口:
“看來,掌管藏書閣,訂立秩序,也是一門大學問啊!”
言罷,又不免看向范進,更添了幾分讚賞:“旁人只知按部就班,唯有範愛卿別出機杼,不墨守成規,可見範愛卿是有心之人吶。”
“陛下謬讚了。”范進謙虛道。
末了,他不免再度抬頭,快速打量了嘉靖帝一眼。
只見嘉靖帝眼下看似心情不錯,眉宇之間,卻似乎縈繞著一股化不開的愁緒,不由大著膽子道:“聖上可是在為前朝之事發愁?”
范進的主動發問,倒是讓嘉靖帝怔了一下,他總不能直言相告,告訴對方自己是因為今日聽經筵,看顧不周,又煉廢了一爐子仙丹吧!
反應過來的嘉靖帝,當即連道:“對對對,不瞞範愛卿。
如今時局糜爛至此,先有俺答犯邊,後有倭寇襲城,如今就連那白蓮教也不安生。
朕這幾日,真可謂是食不下咽,寢不安席......”
范進忙作捧眼,“陛下憂心國事,勤政愛民,乃是萬民之幸!”
“只是,微臣斗膽,還請陛下以龍體為要......”
裝模作樣地關心了一番嘉靖帝的身體,他不免勸解道:“倭虜之患也就罷了,白蓮教妖兵,眼下雖然氣焰猖獗,但臣料想,天兵一至,定能清掃寰宇,以安天下黎民。”
嘉靖帝同樣沒有把白蓮教的威脅放在眼裡,白蓮教造反多年,興風作浪也就罷了,想必也沒有人會真個認為白蓮教有機會奪取大明江山社稷。
“範愛卿初入官場,有所不知。”
嘉靖帝苦笑一聲,有些肉疼地說道,“白蓮教裹挾流民叛亂一事,靡費良多,以今時今日之大明,財政早已入不敷出,就連派兵鎮壓叛亂的銀子,都是朕暫借給戶部的。”
“再這般下去,怕是朕的內帑都要被搬空了......”
范進神色一陣變幻,假意踟躕良久,“陛下若要銀子,微臣倒是有個法子,雖不能填補國庫虧空,卻也可做權宜之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