呂芳麵皮微抖,心知這就是個送命題。
既然要徹查,那麼首先就要明確要查誰,誰去查,以及查到什麼程度。
假如不設上限的話,明眼人都清楚,此事必然涉及嚴家父子。
倒嚴是一種查法,不倒嚴又是另一種查法。
依照嘉靖帝對嚴嵩父子的寵信,呂芳可不敢斷言嚴嵩父子的聖眷真個就到頭了。
更何況,此次嘉靖帝忽然起意,倒查二十年的賬,絲綢背後牽涉的貪腐,不過只是冰山一角。
這賬上的問題,同樣涉及司禮監,乃至是嘉靖帝本人。
面對這個問題,即便是心智如妖的呂芳,此時竟也說不出話來。
半晌,呂芳才抬頭偷瞄了一眼嘉靖帝的神色,心中猜了個七八分,“皇爺不妨下道密旨,詔浙江總督進京,避開旁人耳目,勒令其查清此事。”
嘉靖帝不由緩緩點頭,“既如此,此事便交由你去辦,注意讓他避開耳目,以免打草驚蛇。”
“待其進京之後,把浙江官場這些爛賬,交給他好好看看!”
言罷,便將呂芳打發了出去,復又命人多掌了幾盞燈,獨自一人在殿內來回踱步起來。
許久,嘉靖帝不禁看向紫禁城外,微微嘆了口氣。
別看剛才在呂芳等人面前,嘉靖帝對倒嚴一詞隻字不提,但實際上,嘉靖帝此時無疑已經動了倒嚴的念頭。
只是,眼下他還需要嚴嵩搞錢,同時也缺乏一個合適的倒嚴時機。
再者,多年相處,二人君臣之間,倒也不全是虛情假意。
事到臨頭,嘉靖帝還是決定把這件事先放一放。
只是,嫌隙種子一旦種下,就很難再消弭,反而會隨著時間的發酵,快速生根發芽,最終長成參天大樹。
再者,從大局出發,也斷不能因為倒嚴一事,就致使朝堂動盪,否則疊加胡虜倭寇之亂,大明怕是撐不了太久。
現如今的大明,實在是不適宜再興大案了。
倒嚴一事,必須從長計議,倒是削弱嚴黨,必須從現在開始就身體力行。
只是,從何處開始著手,也是個問題。
一時間,嘉靖帝腦海中雜念叢生,卻始終想不到半點頭緒,最終只得服下一粒金丹,換得一夜好睡。
然而,向來作息穩定,難得熬到兩更天的嘉靖帝,決然想不到,這份意外之喜竟然來得那麼快。
次日一早,徐階就已一身露水,候在西苑禁門之外,求見嘉靖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