殿試一甲,只取三人,分別位列狀元、榜眼、探花。
二甲進士出身,錄取名額倒是並無舊例,全看皇帝與朝堂部老們的心情,其中二甲頭名,又被稱作‘傳臚’,為二甲上上等,僅次於一甲。
至於三甲,御賜同進士身份。
只是,單隻一個‘同’字,便已足見高下。
二甲與三甲之間的身份差距是斷崖式的,二甲是正兒八經的進士,三甲的話,用仕林中的毒舌之言來說,那就是‘同進士,如小妾’。
並且,在殿試之後的授官環節,一甲、二甲、三甲的待遇也是不同的。
通常而言,一甲的起步官職會略高一些,但倘若二甲的進士背後家族在朝堂之上能量驚人的話,未必就不能比肩前者。
至於三甲的話,根本就沒有太多操作的迴旋餘地。
畢竟,光是一個非進士不得入翰林,就已經絕了同進士的中樞之路。
這部分人,在殿試宣佈名次之後,多半會被委派到地方上任官,遠離朝堂,終身在地方上打轉。
假如沒有周進這層關係,其實范進倒也無所謂京官地方官,總歸只要是個官,他倒也不甚至介意,他自信即便是在艱苦之地,同樣能有一番作為。
但倘若有機會成為京官,他同樣也會趨之若鶩。
畢竟相較而言,起步就是京官的話,未來必有一番更廣闊的天地。
京官想要運作成地方官簡直就是輕而易舉,並且往往還會自動升上半級,反倒是地方官想要重歸政治權力中心,在朝堂上立足,那就千難萬難了。
並且,地方官看似瀟灑,實則受到掣肘頗多,除了聽命於上官之外,還要時時提心吊膽,擔心廠衛與按察司尋晦氣。
而在京城的話,滾滾諸公,眾正盈朝,無論是廠衛還是按察司,都得收斂爪牙,低調行事,全然不敢動輒對京官呼來喝去,事事以禮相待。
畢竟這些京官的前途可不是地方官可比的,保不齊哪一天就宰執天下,連廠衛和按察司的頭頭兒都得退避三舍。
幾人正說話間,一陣敲敲打打之聲傳來。
正待相詢問,不多時報喜的官差便闖進了望月樓。
幾人連忙下樓,行至一樓大廳,只見報喜的官差先是環顧了眾人一眼,心中略作比對,便朝著范進一行人拱手恭賀道:
“會試捷報,賀李三元老爺會試金榜第三百六十五名!”
頭前報喜的官差先是唱了一遍,隨即身後其餘幾個官差便撐開了報帖,敲了敲鑼鼓。
此時李三元已是怔住,仿若無法置信。
莫說是他,便是旁人,也聽得一陣咂舌。
這未免也太巧了!
今科會試總共錄取三百六十五名,而恰恰李三元就處於黜落的邊緣,只差一步,便是名落孫山。
這運氣未免也太好了,究竟是燒的什麼香,拜的哪座廟?
推搡了許久,李三元才逐漸回神,雙目聚焦在撐開的報貼之上,良久才吐出一口濁氣道:“噫,我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