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者笑而不語,呷了一口茶,這才緩緩道:“且看,且看。”
范進倒是不知三樓這二位的身份,若不然,怕是會喜不自勝。
他從未設想過,自己的便宜老師,竟不似原著還要蹉跎幾年,現在便已出任國子監司業。
而且看樣子,嚴世藩對其還十分客氣。
這倒也不足為奇,國子監司業雖只從四品官職,可到底身份清貴,堪稱士林典範。
莫說是嚴世藩,便是與國同休的公侯,也須得對周進保持足夠的尊重。
這個身份,可不是用官職高定就能權衡的。
范進對三樓發生之事一無所知,只是隱隱覺得自己此刻多半已經引起大人物的注意,正準備再接再勵,卻獨不見接下來的第五副上聯。
還不等他詢問,店掌櫃便客氣道:“老先生容稟,實是這第五幅上聯,字數略多些。”
說著,便命店夥計取來一份薄冊,將其翻開,讀了一遍:
“白塔街、黃鐵匠、生紅爐、燒黑炭、冒青煙、閃藍光,淬紫鐵、坐北朝南打東西。”
范進略一斟酌,心下了然。
這上聯,說的是四川瀘州白塔街,有個鐵匠鋪,由一個姓黃的鐵匠掌爐。
出題人恰逢偶遇,遂以黃鐵匠打鐵為題,撰了上聯。
與第四聯相比,這一聯並不考驗韻味,反倒更注重技法。
此上聯,共有白、黃、紅、黑、青、紫七種顏色,並且緊附在名詞、動詞之中,下半闕又有東南西北四個方位。
最令人感到頭疼的是,如此簡短的一副對聯,竟將如此多的元素無縫銜接在一起,錯落有致,絲毫不見雜亂。
如此一副對聯,怪道難倒了無數人,讓這一眾士子抓耳撓腮,無從下手。
不過,如果單純考驗技法的話,反而難不倒范進,畢竟這副對聯的條條框框,難道還比八股文章更令人束手束腳?
並且,這副上聯,隱隱透著幾分拔才的意思,似是朝中大員在物色可造之才?
這題若是搭好了,只怕是要真正搭上大人物的線了!
盞茶功夫過去,范進輕輕吐出一口濁氣,嘴角勾著笑,“取紙筆來!”
店掌櫃早已侯在一旁,聞言一個激靈,連忙照吩咐準備。
范進先生將上聯誦讀了一遍,這才在筆下道出下聯:
“周口店、秦書生、背漢賦、吟唐詩、填宋詞、唱元曲、觀明史、經冬歷夏看春秋。”
好!
范進剛一擱筆,大堂內便人聲沸騰,一片叫好之聲。
不少人更是細細咂摸起來,越是品讀,越是別有一番滋味。
上聯書就的是瀘州黃姓鐵匠的故事,下聯對應的赫然便是周口店秦姓書生的故事。
周、秦、漢、唐、宋、元、明,依次而列,對應七色,春夏秋冬,更是直指東南西北。
更令人興奮的是,上聯雖然極盡工巧之能,但未免略顯小家子氣。
反倒是這下聯,將整副對聯的意境,都拔高了數個層次。
真可謂是“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
這般對聯,又豈是尋常人能對得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