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會娶一個三十多歲的妻子,而且還是屠戶之女?
更別說,胡屠戶還不死心。
旁人都是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
只偏偏胡屠戶可憐女兒,時常私下幫襯接濟范家......
就連范家那隻老母雞的雞苗錢,都是向胡屠戶借的。
想要依靠讀書逆天改命,哪有那麼容易的?
簡單換算一下就一目瞭然了。
一三十取一算,一個縣三百多名生員,選三十個名額參加鄉試,這三十個人中,只有一人可以中舉,至於中進士的機會,則只有十分之一,即十個縣只能出一個進士。
這樣算當然不嚴謹,卻也足以說明科舉一途之難,難於上青天。
以胡屠戶所處的南海縣為例,幾十年下來,也僅出了寥寥幾位舉人,大致上十年才出一個幸運兒。
而這些所謂的幸運兒,很多時候也是被詩書傳家的門第牢牢把持著。
那范家算什麼?連寒門都不配!
往上數八代,都找不出一個秀才,偏偏他那個瞎眼老孃還一切都由他去,蹉跎了青春,敗盡了歲月。
好在,隨著時間流逝,胡屠戶也漸漸認命了,死心了。
把當初的豪言白日夢深深埋在心底,暗暗悔恨。
否則,也不會出現得知范進以五十二歲中秀才,還欲鄉試時候的百般勸阻:現世寶、窮鬼、尖嘴猴腮,該撒泡尿自己照照!不三不四就想天鵝肉吃!
這一切的一切,就是胡屠戶擔心范家好不容易迎來轉機,又因為科舉再度陡然掉落深淵。
為此,胡屠戶還打算走走關係,在縣裡尋個館子,讓中了秀才的范進有份掙錢的活計,可以奉養老母,憐憫妻兒......
雖不富貴,到底有了讀書人該有的體面。
只是,在胡屠戶都死心決心放棄的時候,范進卻一如既往的,心硬如鐵。
他想方設法參加鄉試,哪怕所有人都站在他的對立面,依舊錶現得堅不可摧,彷彿泰山不可將之擊倒,雷霆無法使他撤退分毫。
終於,迎來了人生的曙光,在鄉試上大放異彩,高中鄉試第七名,徹底翻身。
念及此,胡屠戶對於自己那個‘賢婿老爺’越加敬佩,篤定自家女婿絕非一般人,改善兩家關係,迫在眉睫。
“還磨蹭什麼,兩個殺才!”
“若不能徵得賢婿老爺諒解,仔細我剝了你們的皮......”
胡老爹催促大牛、二牛的時候,正巧范進也在追憶過去。
他是萬分欣賞原主的。
換做其他任何人,絕不可能有這樣的魄力、毅力、賭性。
義無反顧地拿一輩子去賭,拿一家人的命運去賭。
一如祁廳長所說的:“人生一定要賭,一定要拼,如果你不賭的話,可能你沒有絲毫贏的機會。”
索性,他們都賭贏了、賭對了。
范進握了握拳,一個戰術後仰。
兩輩子,他都不甘於做一個富家翁,錢對於他來說,輕如鴻毛。
他要的,是這個世界在他面前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