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也是為了打草驚蛇,逼迫兔子跳牆,好露出更多的破綻。
果然,才不過一天,外面就流言四起,都在傳“太子下毒暗害皇帝,好坐上皇位”。
稍微有點腦子的人都知道,太子如今大權在握,而皇帝病入膏肓,行將就木,太子登基是遲早的事,何必多此一舉給皇帝下毒?
但百姓可不管這些,暗地裡說起這事兒來都有鼻子有眼的,好似親眼見過,而且越傳越離譜。
裴寂並未強行遏制流言的散播,因為流言這東西,越是禁止人們的探究欲反而越濃,是止不住的,除非他使用鐵血手段鎮壓下去。
但那樣一來難免失了人心,或許這也是幕後之人想看到的。
裴寂採用的,乃是釜底抽薪的方法。
這日早朝大會上,御史楚江瀾上書彈劾瑞王,痛斥其罪狀:“瑞王裴恆下毒暗害皇上,目無君父,不孝不忠!偽造聖旨,欺君罔上,大逆不道!散播流言,陷害儲君,罪大惡極!”
楚江瀾的官職全稱為“左僉(因同籤)都御史”,正四品官銜,官職雖然不高,但身為言官,他乾的就是“專糾劾百司”的事兒,某些特定情況下甚至可以風聞奏事。
可以說是職業的刺頭兒+槓精。
而楚江瀾又是這一行裡的佼佼者,有“楚茅石”之稱,說他這個人又臭又硬,不懂得轉圜妥協,辦事很叫人不舒坦,經常得罪同僚,但他依然我行我素,不跟別人同流合汙。
別的御史要是抓住了某位官員的把柄,通常會多方考慮權衡,或者找上那位官員,私底下將事情解決了,就像現代的某些娛記大V,發現明星的醜聞時往往不會第一時間將新聞發出去,而是會以此來勒索要挾明星。
若是明星肯出錢,那麼訊息就給你壓下去,否則,娛記就會將訊息發出去大肆轉一波流量。
那些御史也是一樣的,名為皇帝的耳目,但實際上並不是所有的御史都會秉公職守,一心一意做事。
總之,利字當頭。
但楚江瀾偏不,他要是抓住了誰的把柄,非得捅出去不可,不管別人如何威脅就是不鬆口不通融。
這樣的臣子,皇帝是很喜歡的,這也是楚江瀾很招人恨但始終還能堅守崗位的緣故。
現在,這位左僉都御史大人,將矛頭對準了四皇子瑞王。
眾人頓時一片譁然,整個朝堂都炸開了鍋。
朝中這些大臣,有相當一部分人是堅定的中立派,就是不管幾位皇子鬥得多厲害,他們都不管,反正只要忠於龍椅上的那一位就行了。
剩下的那部分裡,大多數人都是太子黨,但其他幾位皇子也不是沒有支持者。
此刻,瑞王的岳父,大理寺卿孫道尋,就出來和楚江瀾battle了。
“楚御史,飯可以亂吃話不能亂講!你怎能如此汙衊瑞王爺?”
楚江瀾不慌不忙:“孫大人這麼急著跳出來做甚?我既然敢這麼說,那肯定是有證據的。”
聽到“證據”二字,孫道尋心頭一跳,下意識朝瑞王看去,卻見他神態從容,面上並無一絲慌亂,不由得放心了些。
瑞王這般鎮定,說明楚江瀾肯定是信口雌黃汙衊他吧?不然,他豈會如此鎮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