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嬸手指著雲苓錢莉他們幾個,像看猴似的看著他們。
錢莉垂下頭,有些害羞,褚菘藍和雲苓倒是大大方方的讓他們看。
邵樺抬頭看了雲苓一眼,似乎對她適應良好頗為意外。
趙大隊長伸著脖子喊:“都回去吧,趕緊回去做飯,別擋路了!”
一窩人哄的散開。
很快到了知青點。
雲苓打量著這片全村唯一的青磚瓦房,有些意外。
趙大隊長介紹:“這原來是村裡的宗祠,後來遭了小鬼子的屠殺,全村人沒剩幾口,也就荒廢了,現在村裡的人都是饑荒那幾年,其他地方遷過來的。後來這裡改成了部隊駐紮時幹部的住處,所以都是單間,不是大通鋪。”
“前面的正堂你們用不上,知青們住的都是後面那片瓦房,每屋都砌了地炕。現在初秋,還用不上,但你們得多攢點柴,冬天燒熱了才能貓冬。好在這塊挨著山腳,你們撿柴也方便。”
正堂後面有四排瓦房整整齊齊,共二十間房子,兩邊還有大片空地,有的房子將周圍地圈了起來當作自留地,種了些菜和粗糧。
趙大隊長邊走邊介紹:“之前的知青一共十七人,其中八個都在村裡結了婚,不在知青點住了,這裡還剩11間屋子,你們自己挑吧。”
他抖了抖菸袋,將大致情況說明白之後,又多加了一句:“來咱們村的知青家庭情況我都明白,但是既然來了,就得好好幹活,再厲害的人都得給我在地裡刨食。要是惹是生非的,別怪我不客氣。”
似乎感覺到氣氛有些嚴肅,他嘆了口氣,耐心解釋道:“前幾年有個男知青,到了之後不上工,整天偷雞摸狗,還跟村裡好幾個女同志糾纏不清,後來被社員舉報到了公社,沒幾天就被送去農場改造了,現在也沒出來。聽說他家還是首都的呢。”
趙大隊長對這些知青可真是沒話說了,別給他找事兒就不錯了。
“行了,你們自己挑屋子吧,有事兒就去村裡三岔口的大隊旁邊那家找我。”
趙大隊長毫不留戀地離開了。
褚菘藍戳了戳雲苓,問她:“你想住哪?咱倆住一起唄,還安全些。”
雲苓對此沒有意見,女生住一起確實比獨居安全。
“我想住最裡面北邊那間。”她性子靜,巷子最裡面靠山腳,格外安靜。
她還能在屋子後面圈一塊地,種點菜和草藥,到時開個後門,出去上山都方便許多。
褚菘藍點點頭,指著她旁邊的屋子道:“那成,我就住你東邊隔壁,咱倆去吧。”
錢莉耳尖,聽見她們的商量,想了想,立馬跟了上去,佔了褚菘藍另一邊的隔壁。
白利安不假思索,就去了她對面。
邵樺腳步不慌不忙地去了最裡面南邊那間房,也就是雲苓對門。
剩下一個是來自滬市的青年,叫衛國慶的,高大凶猛的身材,但是性格頗為沉悶,一路上沒聽他說過幾句話。他看眾人都去了一處,也沒想什麼,就把褚菘藍對面那間空房佔了。
六個人都住在北邊的兩排屋子裡,和老知青們涇渭分明。
西面那邊的主事人陳良下工回來聽到動靜了也沒過去看,先吃了飯後,才過來象徵性地問了兩聲有沒有需要幫忙的。
白利安和他聊了幾句,兩人彷彿一見如故,打得火熱,也顧不上別人。
雲苓目測屋內只有四十平,在農村一般人家的臥房差不多就這麼大了。
而這間屋子住宿、吃飯、學習都在一處,廁所也沒有,得去村裡的公廁,但是比起城裡的筒子樓來說還是寬敞了許多。
不過住慣了家裡的四合院,換到了這種屋子,雲苓還是嘆了口氣,心道得快點適應起來呀!
天邊晚霞無限,火燒雲在山端,彷彿要點燃了整片青山。